謹防光伏行業大起大落

發佈時間:2022-09-01 15:55:39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作者:王軼辰 | 責任編輯:喬沐

光伏行業成了“香餑餑”。上市公司批量跨界搞光伏、光伏企業競賽式擴産、原材料價格“高燒不退”,今年以來光伏行業不斷釋放“過熱”信號。作為我國少數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産業,光伏行業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對於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引領世界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有關部門和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潛在過熱苗頭,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防止行業大起大落。

近日,一份羅列了2022年跨界光伏産業的上市公司名單在網上流傳,比如做生豬養殖的正邦科技、地産行業的藍光發展、做紡織服飾的江蘇陽光、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團等。雖然來自不同的行業,但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幾乎沒有光伏行業從業經驗。其中,不少企業的主營業務正陷入困境,財務“爆雷”的也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有近百家企業跨行業進入光伏領域。似乎光伏是一劑靈丹妙藥,只要“觸光”就可以實現企業發展新的躍升。

這樣的故事在A股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從較早的網際網路,到集體造車、養豬,再到近期的元宇宙、虛擬數字人,過於熱門的行業總是成為跨界的對象。有網友吐槽,上市公司跨界光伏,“讓人仿佛看到了當年的PPT造車”。客觀來説,無論是蹭概念也好,戰略轉型也罷,都是企業的市場行為。但這熱鬧的背後足以引起我們對産業過熱的警惕,畢竟類似現象常常發生在行業每一輪景氣週期的末端。

在行業新手忙跨界的同時,“光伏土著”們也在積極“擴軍”。去年以來,國內光伏産業進入新一輪規模和資本擴張週期。據統計,今年下半年,國內公開的光伏産業擴産項目就累計達14個,合計總投資規模超過1200億元。由於光伏企業開啟全産業鏈擴産潮,目前仍有超1200億元的股市融資排隊等待審核。

光伏産業鏈的高速擴張,引發了上下游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應鏈價格劇烈震蕩等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單晶矽料價格僅為每噸8萬元,今年8月已經攀升至每噸30萬元,且仍然看不到降價的影子。這既是因為硅料産能不足、供不應求,也有個別企業囤積居奇、待價而沽的因素。而在更早前的2020年,光伏玻璃也出現了一片難求、價格暴漲的情況。

光伏産業鏈供需失衡將對行業穩定發展和“雙碳”進程造成嚴重影響。推動新能源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降低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本,必須推動光伏發電全面平價甚至低價上網,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一以貫之的主題。但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光伏系統初始投資成本同比上升4%,為多年來首次上漲,受此影響,當年光伏裝機節奏延後,遠不及市場預期。今年以來,由於上游産品持續高位運作壓縮利潤空間,部分組件企業因此減産甚至停産。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原材料緊缺還將影響光伏發電在來年的裝機規模。

維護光伏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應立足長遠目標優化産業佈局。要錨定“雙碳”戰略目標,科學規劃和管理本地區光伏産業發展,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強化規範和標準引領,根據産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優化産業區域佈局,引導各類資本根據“雙碳”目標合理參與光伏産業,避免産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強制要求配套産業投資、採購本地産品。

維護光伏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還應深化全鏈合作,規範行業秩序。要有效利用國內光伏大市場,加快建立産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引導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交流,根據下游需求穩妥加快産能釋放和有序擴産。支援企業創新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構建供應鏈大數據平臺,提高供應鏈整體應變及協同能力,並通過戰略聯盟、簽訂長單、技術合作、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引導上下游明確量價、保障供應、穩定預期。市場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光伏行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産品等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