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抗旱救災 多方部署保秋糧豐收
發佈時間:2022-08-24 10:54:41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林木秋糧産量佔全年糧食産量的75%以上,當前我國秋糧進入産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克服高溫乾旱等不利影響,加緊推進抗災穩産關鍵措施落實,全力減輕災害損失、奪取秋糧豐收。
落實穩産措施科學抗旱救災
“對處在分蘗期的雙季晚稻,田間最好保持2至4公分水層;對處於抽穗揚花期的一季中稻,在千方百計保水源灌深水的基礎上,適當噴施葉面肥,提高植株對高溫的抗性。”連日來,江西多地遭受旱情,農業灌溉受影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方福平領隊的科技小分隊來到瑞昌市范鎮和橫港鎮的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把脈”糧食生産。
“眼下正處於水稻拔節孕穗的關鍵期,旱情下若沒做好田間管理,可能面臨水稻減産甚至絕收。”瑞昌市天意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聶武林説,村裏來了“稻專家”,從技術上幫助農田“解了渴”。
7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為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高溫日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降雨量最少,給秋糧生産帶來嚴峻挑戰。“距秋糧大面積收穫只剩一個多月時間,糧食生産到了對溫度、水分反應最敏感的時期,高溫熱害與乾旱疊加對糧食生産造成嚴重威脅,如果應對不及時、措施不到位,可能對部分地區糧食的授粉、灌漿、結實等産生一定影響。”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天龍説。
做好水分管理措施、促進糧食生長髮育、努力增加粒重……農業農村部作出一系列部署,因災因地因作物精準指導服務,科學抗旱救災。同時,派出25個包省包片聯繫工作組和12個科技小分隊赴秋糧重點省和受高溫乾旱影響重點地區開展技術指導。
地方也加緊推進抗災穩産關鍵措施落實。
增施葉面肥,防高溫熱害,提高水稻結實率……在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富華正在田間地頭巡查指導水稻生産。結合當地水利條件,根據不同作物、苗情,農業農村部科技小分隊和湖北當地農業專家提出適時灌溉保濕降溫、病蟲害防控及補種改種等措施建議,千方百計抗旱保秋糧。
加緊調度管理廣辟抗旱水源
“現在是水稻抽穗期,最關鍵的就是不能斷水,沒有水會直接影響水稻産量。”湖北省漢川市楊林溝鎮大蘆村村民張官超説。
面對嚴重旱情,為保障農業灌溉用水需求,多方正加強調度管理。水利部組織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1983處大中型灌區逐一編制取水計劃,做好與長江幹流、洞庭湖“四水”、鄱陽湖“五河”來水情況的有效銜接,科學調度閘門、泵站等設施,及時開閘引水、開機提水。農業農村部推動有灌溉條件的區域統籌調配水源,對於丘陵崗地、“望天田”等缺乏水源的區域,通過機械、機井等提水送水,盡可能擴大水源。
為幫助灌溉用水流進田裏,地方也加緊調劑調運抗旱機具等救災物資。在楊林溝鎮,為幫助農戶及時抽水灌溉,當地供電部門緊急架設5根電桿,安裝315千伏安變壓器1台,為6台抗旱水泵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在江西省德興市龍頭山鄉暖水村,當地緊急協調10多臺大功率抽水設備,幫助村民抽水抗旱……
截至21日,湖北省共調度398處大中型灌區放水灌溉,夏種以來累計供水近68.46億立方米,已灌溉農田約3761萬畝。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經過積極應對,6省(市)2500多處大中型灌區已灌溉農田1億多畝,基本保障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有效控制農作物受災面積。
多方集中支援減輕災害損失
全力抗旱救災的同時,多方也集中資源力量,加大支援力度,最大程度減輕種糧農民災害損失。
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達4.2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其中,預撥2.1億元,支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新疆等7省(區、市)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地方層面,四川、重慶等多地銀保監局督導保險業加快農業保險理賠進度,應賠盡賠,早賠快賠,幫助其開展改種、補種和增種等生産自救。
“公司要求快速完成材料收集和賠款支付,目前調集旱災賠款準備金800萬元,為應對旱災災情做好資金準備。”人保財險江西省永修支公司農險部經理廖凱説。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也指導受災較重甚至絕收的地塊,適時補種改種紅薯、雜糧等晚秋作物。
“實際上,極端天氣往年也經常會在一些局部地區和領域出現,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抗災經驗,防災減災能力也大幅提升。相信隨著救災關鍵措施落實,在各部門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奪取秋糧豐收。”吳天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