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體系優化 工業和資訊化實現歷史性跨越
發佈時間:2022-08-19 10:59:20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黃 鑫 | 責任編輯:林木智慧家電全面普及,汽車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天涯海角迎來資訊生活新圖景……十年來,我國工業和資訊化事業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産業體系更加健全、産業鏈更加完整,産業整體實力、品質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迎來從“製造大國”“網路大國”向“製造強國”“網路強國”的歷史性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供給體系品質優化提高
“十年來,我國著力做強做優做大製造業,製造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説。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得到鞏固。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製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工業産品供給的數量、品質和檔次都有了全面提升,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産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産品産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産業體系完整優勢進一步鞏固,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有效增強了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向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和醫療防疫物資,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産品競爭力顯著提高。十年來,我國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分別由2012年的7.4萬億元、3.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8萬億元、6.3萬億元,製造業中間品貿易在全球的佔比達到20%左右。製造業發展顯著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千人汽車保有量由2012年的89輛提高到2021年的208輛,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節能冰箱、全自動洗衣機、變頻空調等中高端産品已走進尋常百姓家,顯著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供給體系品質不斷提升,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十年來,新興産業加速發展,服務機器人、智慧可穿戴裝備等産品增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産業産值實現翻番,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推進。部分領域智慧製造處於國際先進水準,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從2012年的9.4%和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區域佈局不斷優化,重點地區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電子資訊、軌道交通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先進製造業集群。
中高端産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據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在增品種方面,功能化的纖維、生物基的纖維等産品走進千家萬戶,智慧終端、智慧家電等不僅滿足了國內多樣化需求,還暢銷海外。在提品質方面,家電、製鞋等領域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在創品牌方面,2021年,24個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的品牌入選了世界品牌500強,比2012年增加了14家。
市場主體實力不斷增強
不久前,小米連續第四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266位,排名總計提升超200位,成為4年來進步最快的中國科技公司。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介紹,2021年小米研發投入132億元,自2017年以來複合增長率達到39.7%,今年預計研發投入170億元,未來五年研發投入預計達到1000億元。創業12年來,小米正在構建不斷延展的科技場景,從智慧手機到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再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汽車以及倣生機器人,同時提供了豐富的智慧終端。
不僅是小米,十年來,我國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一大批領軍企業脫穎而出,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工業企業達到7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規模實現翻番。截至2021年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萬戶,較2012年增長了23.5%。骨幹龍頭企業持續做強做優,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有58家製造業企業進入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業的專業化能力也顯著提升,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小巨人”企業、848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十年來,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力度之大、出臺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我國中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貢獻越發凸顯。”徐曉蘭説。
在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努力下,十年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步伐明顯加快。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王偉介紹,從創新投入看,我國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0.3%,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從創新體系看,工信部已佈局建設23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製造業創新中心,支援建設125個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大幅提高。從創新成果看,企業創新力度持續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成倍提升,新産品銷售收入佔業務收入比重從11.9%提高到22.4%。
大國重器亮點紛呈,重點領域創新邁上新臺階。十年來,從“奮鬥者”號萬米深海坐底,到國産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再到“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從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研製成功,到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再到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投入運作,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中國製造業不斷攀上新高度。
數字便民實現普惠共用
零下3攝氏度、每天爬30分鐘雪山、石頭成了“課桌椅”,女孩一坐就是4個小時……2020年2月,當得知這個名叫斯朗巴珍的女孩因為家的四週雪山環繞、地勢較低,網路信號不穩定,所以不得不爬到雪山上進行網課學習時,中國移動西藏公司昌都分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斯朗巴珍取得聯繫,並於次日一早前往她所在的埃西鄉波格村巡檢網路覆蓋情況,在經過多次嘗試和不斷優化解決方案後決定再給波格村建一座4G基站。
由於道路不通,建設基站所需的設備和光纜全部要人工搬運。波格村晚上的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工作人員的手套都會被粘在設備上。儘管如此,中國移動在波格村的它青基站仍于3日內正式開通,滿格的信號讓斯朗巴珍在家就能完成網課學習。
“十年來,我國資訊通信業實現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光纖網路接入頻寬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移動網路實現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歷史性地實現全國行政村‘村村通寬頻’,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説。
十年來,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從銅線到光纖,從3G普及到5G商用,綜合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歷史性地完成“光進銅退”改造工程,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百兆及以上速率接入用戶從無到有,現佔比達到93.7%,千兆用戶數突破了6000萬。4G基站規模佔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數達到185.4萬座,5G行動電話用戶數達到4.55億戶。
十年來,我國資訊通信業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技術産業實力顯著增強。行動通訊技術實現5G引領,我國企業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佔比達到38.2%。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産業體系,光通信設備、光模組器件、光纖光纜等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涌現出一批全球領軍企業。
資訊服務更加質優價廉,數字便民實現普惠共用。我國歷史性地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寬頻”,中小學校通寬頻比例從25%提高到100%,遠端醫療覆蓋所有的脫貧縣。網路提速降費深入實施,寬頻網路平均下載速率提高了近40倍,移動網路單位流量的平均資費降幅超過95%。通信行程卡累計提供公益查詢服務近600億次,有力支撐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順暢出行。
創新應用從消費領域向生産領域不斷拓展,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數字服務市場。網際網路應用全面普及,移動支付年交易規模達到527萬億元,新經濟形態創造超過200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5G行業應用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打造了與製造業發展階段相匹配、“補課、提升、創新”並行的中國方案。
網路大國疊加製造大國優勢,正向著強國邁進。“十年來,我國製造業生産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大勢,製造業向智慧、綠色、服務方向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王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