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發佈時間:2022-08-18 14:29:24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作者: 劉成 | 責任編輯:林木

“打開系統,選擇車輛特徵後點擊搜索,不到一秒鐘,符合條件的車輛就出現在螢幕上。”在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以薩技術”)展廳,公司副總裁、産品事業群總經理王堃向記者展示“以薩神眼車輛大數據系統”。

以薩技術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研究,主要為城市公共安全、社會治理、智慧城市等場景提供産品和解決方案。憑藉先進技術、過硬産品,以薩技術相繼獲得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重點大數據企業及山東省人工智慧行業優秀企業等稱號。

打磨核心技術

以薩技術在成立之初,曾針對城市安全領域進行産品研發,依託大數據積累與先進評估模型,推出“以薩神眼車輛大數據系統”。

“系統能夠自動識別車輛品牌、型號、顏色等特徵,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對套牌、假牌甚至無牌車輛的精準鎖定。”以薩技術研發人員劉圭圭告訴記者,這解決了依靠人工識別不能快速、準確鎖定目標車輛的難題,但在應用中也發現,該套系統對模糊場景識別度不高。如何提高計算速度與性能、實現對模糊場景的識別,對研發團隊是個挑戰。

經過一年多反覆試驗,研發團隊對系統進行迭代升級,研發出“視頻圖像全息融合一體化識別演算法”。以薩技術研究院院長石柱國説:“這一演算法採用並行處理技術、分佈式集群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頻編解碼技術、數據存儲與檢索技術等。即使在模糊、昏暗等不良條件下,仍然可以準確識別目標對象。”

隨著技術進步,以薩技術不斷推進産品創新。其中,針對城市管理中大規模、實時數據處理需要,研發了“以薩雷霆高速分析數據庫”,解決海量實時動態數據高速檢索、關聯分析的技術難題,産品性能居行業前列。

依託“視頻圖像全息融合一體化識別演算法”和“以薩雷霆高速分析數據庫”等核心技術,以薩技術向更多應用領域拓展。

“我們逐步研發出全息感知體系、多維融合分析系統、數據魔方等産品。”石柱國介紹,以薩技術還將電腦視覺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與數據中臺、數字孿生技術體系等進行融合創新,自主研發出“以薩天工”全智慧支撐體系。“這個體系通過分析人、車、路、物等要素特徵,尋找彼此間的關聯關係,發現異常情況,從而實現對城市的全流程、動態化治理。”

隨著産品應用領域增多,對技術落地要求也相應提高。“我們的産品在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到應用場景,並在具體實踐中打磨技術。”王堃説。

在以薩技術,有個常用詞——駐場研發。“就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産品方案,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王堃説,研發團隊尤其是産品經理和研發人員,一定要到現場去,與客戶待在一起、磨在一起,只有這樣,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創新發展。

憑藉突出的創新研發能力,截至目前,以薩技術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設計專利53項、軟體著作權298項。同時,企業還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標準。

破解管理難題

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技術與數字城市各類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是以薩技術聚焦的領域。

今年5月份,以薩技術開發的“市民一家親”小程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上線。該小程式整合政府、社會、市場多方資源,著力解決市民群眾亟需獲取的服務和資訊,以科技助力城市服務水準提升。

市民登錄小程式後,可享受精準個性化服務。比如,非西海岸新區戶籍人員駐留時間3天以上將被認定為“新市民”,並獲得專屬的新區市民認證和二維碼,可享受20余項生活服務和政務服務。

“該平臺是以服務促管理的創新性嘗試,後期還將逐步開放更多便民服務。”青島西海岸新區社會治理中心副主任陳慶道介紹。

在智慧交通方面,以薩技術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提供技術支撐,加強“人車路”研判,對重點車輛、重點人員、重點路段精準預警、精準推送、綜合治理。

比如,在交通事故多發地,以薩技術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研判,確定有些路口可能存在夜間燈光昏暗、車道較窄等諸多安全隱患,並實時預警,實現對路況實時精準管控,有效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大幅提高通行能力。

此外,針對渣土車亂倒建築垃圾、加高加改等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難”問題,以薩技術研發了相應的智慧監控系統平臺,通過人工智慧識別技術,實時抓拍未按規定路線運輸、未密閉運輸、拋撒滴漏等違規行為,自動分析識別並實時發出預警,把證據推送到相關部門,即便車牌有遮擋也可還原真實資訊。該系統運用後,可減少現場執法力量投入,提高執法效率,實現及時響應、精準監管,進一步優化城市管理能力。

深化産學研合作

近兩年,以薩技術通過加強産學研合作等方式,不斷探索新技術,研發新産品,打造核心競爭力。

目前,以薩技術已與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協議,在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研發、行業實踐、人才就業等領域加強合作,並立足行業前沿,進行産品和解決方案的探索與創新。此外,以薩技術還通過舉辦人工智慧大賽等多種方式引導高校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企業的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以薩技術不僅在公司總部成立研究院,培養400余人的核心技術研發和服務團隊,還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成都等城市建立了15個“人才飛地”。

“人才飛地”如何發揮作用?王堃舉了個例子:武漢的“人才飛地”最初只有五六個人,他們在智慧交通的細分領域——事件識別上具有領先優勢,可通過智慧分析識別未戴頭盔、未係安全帶、接打電話等不安全行為。有了技術儲備,以薩技術就將這顆“種子”培育成“果實”,開發出一套系統化解決方案——城市交通大數據系統,並推向市場。

據了解,以薩技術很多成熟産品都發軔于“人才飛地”。王堃説,“人才飛地”實現研發與生産兩地化,已成為技術孵化的重要陣地。

目前,以薩技術已開發出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數字政府、市域社會治理、智慧交通、常態化疫情防控、民生服務體系的成熟可落地應用産品和解決方案。

“以薩技術始終將研發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繼續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進一步加強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繼續投身數字城市建設,讓城市更加智慧。”王堃説。

記者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