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樟村:富民增收産業旺 美麗鄉村煥新

發佈時間:2022-08-18 15:32:45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栗翹楚 | 責任編輯:林木

山巒疊翠,碧水蜿蜒,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江在這裡與北江相匯,它滾滾南下與珠江不期而遇,最終投入南海的懷抱。

竹林夾道,水田交錯,高鐵呼嘯而過……從連江口鎮向西行8公里,整潔的鄉間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智慧化的農業産業園映入眼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連樟村正在發生著巨變。

連樟村的清晨。人民網記者栗翹楚攝

從貧困村變“網紅村”

“生活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曾幾何時,這是連樟村的真實寫照。

“因為窮,年輕時候,父母不願意讓我嫁到本村,當時,出門便是兩腳泥,一個月都吃不上一頓肉。”1995年,村民陸秀媚被迫離鄉發展,到大城市做起了童裝生意。

到2015年,連樟村有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空心化嚴重,全村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有7720元,集體經濟十分薄弱。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吹響了脫貧攻堅的衝鋒號,作為省級相對貧困村,連樟村也迎來新變化。

雖然身在異地,但陸秀媚時刻關心著村裏的發展。2016年,她返鄉創業,把甜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如今,陸秀媚所組織的廣場舞團隊成為連樟村一張靚麗名片。

在連樟村商業街的背後,是馮彩霞的家,乾淨整潔的小院,幾顆靈芝晾曬在中央,她的雙胞胎女兒正在一層客廳追逐玩耍。

作為嫁到連樟村的媳婦兒,馮彩霞對第一次進村時的景象印象深刻。“牛棚、豬圈、雞窩雜亂地分佈在村子裏,一到下雨天污水橫流。”

“這幾年,連樟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等幫扶企業不僅為我們免費翻修了村舍,硬化了道路,還為村子帶來了産業。”如今馮彩霞除了在村內的玩具車打工,閒暇時還到鄉村振興學院種花,收入比過去翻了幾番。

2019年,馮彩霞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三層小樓,還在商業街的另一側盤下了一家小賣部。

談起對未來的期望,馮彩霞説:“希望來連樟村的遊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

連樟村商業街。人民網記者栗翹楚攝

村子更美村民更富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中伏剛過,在連樟村的西北側,由數十個大棚組成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迎來了西瓜採摘的時節。

在産業園內,村民陸國建檢查完智慧水肥一體化系統後,搭乘自動升降機,開始採摘果實。

2017年9月開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正式啟動連樟村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項目,作為産業園項目負責人,從2019年5月奠基至今,何為一呆就是3年多。

連樟村傳統農作物主要包括水稻、花生、紅薯等。産業園建成後,為了打造差異化優勢,提高農産品經濟效益,何為和其團隊經過考察、挑選,最終決定栽培西瓜、草莓、哈密瓜等經濟作物。

從一開始的質疑,到科學種植,再到大獲成功,連樟村的水果一時間成為遊客爭先搶購的緊俏産品。與此同時,産業園還將村內傳統作物進行深加工,利用網路平臺等渠道擴大銷路。

如今,陸國建和愛人一起在産業園內工作,家庭年收入從過去的1萬元提升至如今的7-8萬元。

除了經濟型作物,連樟村還在茶産業上下功夫。

“氣候獨特、原材料豐富、高品質招商引資政策是我們選擇紮根在這裡的原因。茶廠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每年可向村集體支付80-100萬的分紅,並且吸納當地村民就業,月收入不低於4000元。”碧輝茶廠負責人童秋振説。

産業振興富了村民,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據連樟村村委統計,2016年,村集體收入為2000元,而2021年為165萬元,增長了近825倍。

産業在“強筋健骨”的同時,連樟村的鄉村面貌也在發生改變,隨著連樟河整治、配套設施建設、外墻立面改造,隨著幾項工程的陸續完成,一幅美麗鄉村的圖景展現在村民面前。

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中種植的碧月西瓜。人民網記者栗翹楚攝

觀念變化折射時代發展

“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如果老百姓的‘心路’修不通,其他産業之路都將不可持續。”連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飛紅説。

這位“80後”書記為推動人居環境整治,三天兩頭在村委開會,為村民講政策;組織村民到省內示範村參觀學習;發揮共産黨員的積極帶頭作用。

首先,從“三清三拆三整治”做起。2017年以來,在村委會的引導下,全村共拆掉了180多間違建房屋,臟亂生活垃圾點得到整治,公廁也建起來了,農村“臟亂差”的現象發生了改變。

“電話跟著信號跑,到鎮上8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今年30歲的陸文澤是連樟村的一名兩委幹部,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由於家鄉並沒有合適的發展機會,2013年退伍後,他選擇外出打工。

2019年,隨著接收到越來越多關於家鄉變化的消息,陸文澤踏上了返鄉之路。

“過去10年,連樟村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鄉村面貌的改變,像我一樣觀念大為改觀的老鄉大有人在,在建設家鄉的過程中,大家也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陸文澤説。

隨著連樟村一天天地向上發展,陸秀媚正打算讓自己的兒子返鄉創業。她説:“我兒子退伍之後在外打工,我想讓他回來在村裏當一名教官,平時既能教本地孩子強身健體,也能讓外地遊客感受連樟村的軍旅文化。”

談及連樟村未來的發展,陸飛紅表示,目前肩上最大的壓力便是如何把産業做大,讓其和村民的結合度更高,打造影響力,推出屬於連樟村的品牌。

“我相信未來的連樟村是一座大型的田園綜合體,在綠水青山的環境裏打造鄉愁的味道、農村的氣息,從而把人才留下、産業留下、消費留下。”陸文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