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企要用好數字化“新農具”

發佈時間:2022-08-11 11:13:10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喬金亮 | 責任編輯:林木

近來,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動作頻頻。伊利集團聯合微軟加速器舉辦數字化轉型生態創新大賽,意在賦予乳業數字化轉型更多可能;魯糧集團與浪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慧糧食建設;新希望集團將數字化轉型提升至集團戰略高度,提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作用是內部效率的提升”。

農企數字化轉型源自於國家數字鄉村戰略的推進,也植根于企業生産經營的現實。農業生産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飯”,且高度依賴經驗,因此導致農企難以實現精準高效生産。同時,農業生産還要應對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農企難免面臨“量上不來、質達不到、價上不去”的困境。儘管近年來農企數字化滲透率穩步提升,但總體看,數字化應用場景仍較單一,存在資金、技術等瓶頸,投入和盈利模式還有待探索。

數字化為解決農企面臨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實時監測和有效調度,可實現智慧化溫度濕度控制、灌溉排水、通風換氣等,讓農業更智慧。

眼下,不少農企數字化轉型,或是在消費端,或是在生産端,缺乏統一謀劃和系統思維。其實,數字化轉型的真諦是全程數字化,讓網路成為新農具,讓數字成為新農資。一方面是生産過程資訊化。農企可以通過擴大物聯網示範應用,實施農情監測、智慧管理、加工包裝、儲藏保鮮等建設,從而支撐節本增效。另一方面是市場行銷電商化。農企創新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新模式,可以實現就地配送、裝箱啟程,為分選分級的農産品進行價格分層,從而支撐優質優價。

種種跡象表明,數字化轉型是我國農企繼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業産業化經營之後迎來的又一次機遇。對農企來説,數字化轉型不是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簡單應用,而是技術與産業的深度融合。當前,鄉村産業要素跨界配置的趨勢越發明顯。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滲透交融,形成新業態新模式,有助於農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智慧化管理運用是農企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農業是長週期、回報慢的産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定要考慮投入産出平衡,選擇好突破口。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寬應用場景,從産中延伸到産前産後,由農業擴展到農村二三産業,在以數字化推動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效益不斷提升。(文章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