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灌陽縣位於廣西桂林東北部,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水稻、玉米、紅薯、油菜等農作物種植大縣,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73萬畝。近年來,灌陽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支援秸稈綜合利用”等部署要求,在全縣九個鄉鎮實施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化秸稈之“廢”,為發展之“寶”。
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市場運作、産業發展”的工作思路,將廢棄秸稈轉化為可用於農業生産提升土壤肥力的優質肥料,為灌陽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實現農民增收、環境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建設基礎
為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灌陽縣成立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專班,下設具體負責辦公室,統籌協調各部門定期調度、通報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形成工作合力。發佈《2024年灌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壓實工作責任,規範經費管理,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有序推進。
全面宣傳引導,強化群眾督導
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廣灌陽縣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創新經營和做法。配備專人專車在各鄉鎮田間地頭不間斷廣泛宣傳,統一組織下鄉指導秸稈腐熟還田以及加工利用技術15次,拉挂橫幅56多條,發放宣傳資料2600多份,並帶動群眾共同參與宣傳。
健全建設內容,抓好示範引領
建立早稻秸稈腐熟還田示範點。在灌陽縣水稻種植重點區域建立了12個水稻秸稈腐熟還田示範點,總面積達4200畝。開展水稻秸稈腐熟還田項目,促進灌陽縣農業綠色和高品質發展。
健全秸稈離田收儲體系。灌陽縣培育秸稈專業機收隊伍5支,新擴建收儲站點5個,引進機械化秸稈離田設備,全縣秸稈離田率達到65%以上。解決了秸稈在田間地頭隨意堆放的問題,還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有力地推動了整個秸稈綜合利用産業鏈的發展。
培育壯大秸稈加工利用主體。灌陽縣通過對秸稈加工、處理環節進行補助,培育了12家有市場、有實力、帶動力強的秸稈加工利用主體,其中灌陽縣金羽種養專業合作社收儲及加工利用總量達到3232噸。
樹立示範完善臺賬。灌陽縣打造秸稈綜合利用典型樣板,在基地樹立“2024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標牌”,並對標對表完善整縣秸稈資源臺賬,定期核驗,確保數據的真實、完整。
下一步,灌陽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於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部署要求,繼續廣泛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知識,加強督促檢查,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準,進一步最大化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有力保護生態環境,為建設宜居家園,助力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供稿人:周佳翎,文靖 廣西桂林市灌陽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