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廣西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憑啥收穫世界目光

來源:中國網 編輯:楊丹 人氣: 發佈時間:2025-01-23 17:06:08
摘要: 廣西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憑啥收穫世界目光。

近日,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的遇龍河畔舉行的陽朔縣第二十四屆漓江漁火節“金龍巡遊·鳳凰和鳴”活動不僅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更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央視新聞、人民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活動盛況,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賬號也進行了現場直播,眾多海外網友紛紛點讚、分享直播連結,讓遇龍村和陽朔縣的美譽度在國際上迅速提升。

image.png

遇龍河畔人居新風貌    陽朔縣白沙鎮政府供圖

遇龍村,這個位於山水之間的美麗村落,如今驚艷蛻變,成為備受矚目的鄉村治理典範與旅遊勝地。究竟是什麼,讓這個看似普通的小村落,收穫如此廣泛的關注與讚譽呢?

金龍巡遊:閃耀國際的文化名片

“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體驗節目,很特別。這裡的自然風光也很美。”近日,來自美國的遊客Colby Porter在看完金龍巡遊的表演後説道。

2014年七夕節,遇龍村“兩委”幹部多方籌資30多萬元,組織黨總支部50多名黨員和400多名村民義務出工出力,成功舉辦了陽朔縣第一屆遇龍河竹筏漂流節,吸引了5萬多名遊客到遇龍河觀光遊覽,使遇龍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從幾千元增加到上萬元。此後,遇龍村進入了不斷探索“旅遊+産業+生態+文化”的鄉村旅遊新模式。

image.png

金龍穿橋而過 夏立慧 攝

陽朔金龍巡遊活動已走過十年曆程,多次榮登央視等各大媒體,驚艷亮相2024年龍年春節聯歡晚會,承辦過國內知名企業系列活動,網路平臺總播放量超10億,已成為展示陽朔、推介陽朔的亮麗名片。2024年12月陽朔端午龍巡習俗榮獲桂林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4年,在陽朔縣委縣政府和陽朔遇龍河公司的支援下,陽朔縣廣和興村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管理運營金龍巡遊項目。2024年9月30日,該項目開始正式對外運營。項目帶動遇龍橋兩岸村莊客流量增長30%,遇龍村村民2024年每人平均收入近3.5萬元。陽朔縣廣和興村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封政表示:“在即將來臨的新年假期,金龍巡遊活動將再度閃耀登場。我們精心策劃、用心籌備,旨在為每一位前來遊玩的遊客,呈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讓遊客沉浸式感受深厚文化底蘊,收穫更加多元、豐富且難忘的文化體驗。”

鄉村振興促進會:引領多元化鄉村旅遊發展

2022年,遇龍村成立了桂林市首個村級鄉村振興發展促進會——白沙鎮遇龍鄉村振興發展促進會。促進會圍繞“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思路,合理開發利用農村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婚紗攝影、研學遊玩、康養休閒等多元化、立體式鄉村旅遊。通過發展多元化、立體式的鄉村旅遊項目,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有效提升了遇龍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民們的收入來源得以拓寬,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遇龍村鄉村振興發展促進會發揮“磁場效應”,牽頭成立陽朔遇龍金色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通過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出擊帶領25名筏工到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培訓當地筏工開展“紅龍巡遊”項目,為遇龍村創造了1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image.png

陽朔縣第二十四屆漓江漁火節 秦來忠 攝

2023年,遇龍村分到遇龍河景區生態資源補償款757.24萬餘元,其中10%將作為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剩餘90%則按比例分配給沿岸受益群眾。遇龍村委共有2661人直接受益,發放金額高達681.52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增加2500余元。

“鄉村振興促進會在遇龍村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旅遊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提升村民的素質和技能。我們將繼續深化文旅融合,不斷創新旅遊産品和服務,打造更多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體驗項目,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白沙鎮遇龍村黨支部書記封志偉介紹。

經濟與治理並進:構建和諧鄉村

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實現了快速增長,更是在文明鄉風塑造與和諧社會構建方面成為了典範。

遇龍村注重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村“兩委”幹部和黨員志願者共同發力,構建“一核多元,共治共用”的鄉村治理路徑,推動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深度融合。實施“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目前全村共聘用“法律明白人”12人,實現村組全覆蓋。健全“三官一律”服務體系,引導村民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矛盾糾紛。

通過使用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及“數字鄉村”資訊化治理,將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形成良好社會治理格局;成立先鋒志願服務隊,制定“紅色服務清單”,創建“民生微實事”項目,提升治理水準。

同時,成立自然村級“黨群理事會”“村民監事會”,協同黨支部構建起“三會興村”鄉村自治模式。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及網格化管理,綜合推進“五基三化”建設。通過安裝數字化觸屏終端,增設數字攝像頭及“村村通”廣播,建立“村民微信群”等,實現社會治安聯防聯控、防汛防火防災宣傳及矛盾糾紛處理的網格化、資訊化。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活動陣地,遇龍村大力推行治村“五美五強”發展理念,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等評比活動,促進鄉風文明。以打造“清廉鄉村”為契機,大力推進村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全面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宣傳、援助等服務500多次,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準。“這些年我們村莊的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改善,每個村民都是幸福感滿滿的。”白沙鎮遇龍村村民朱繼勝説。

從遇龍河上的竹筏漂流,到逐漸成型的巨龍巡遊,再到璀璨奪目的金龍夜遊,遇龍村的旅遊品牌正在一步步壯大。通過創新社會治理模式,遇龍村實現了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而鄉村旅遊與特色産業的蓬勃發展,為遇龍村的社會治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活力源泉。這一良性迴圈,讓遇龍村得以收穫世界的目光,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

展望未來,遇龍村將繼續依託遇龍河國家級度假區的資源優勢,不斷提升鄉村旅遊品質,為遊客帶來更加美好的旅遊體驗,同時也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向世界呈現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富饒的鄉村畫卷。

(供稿人:高慧,徐仁秀  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