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人們總會用一頓大餐來辭舊迎新。逢年過節,餐桌上必定會有魚,或清蒸,或紅燒,寓意著“年年有餘”。俗話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肥腸魚卻可以,魚與肥腸美味CP,鮮香麻辣,令食客交口稱讚,是年夜飯桌上獨特的壓軸菜首選。
肥腸魚澆上幹辣椒、花椒等爆炒後的熱油,激起層層油花,讓人垂涎欲滴。石玲 攝
在廣西桂林市靈川縣定江鎮額頭村秋色宜人的山景中,一個依山而建的生態莊園映入眼簾。走進額頭碧園生態山莊,林木蔥蘢,疊翠流金,莊園內的生態草魚早已肥美。冬魚肥,補身體。冬季的魚經過四季長期生長,蛋白優質,鮮嫩肥美,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冬季為人們補充能量,增強體質。歲末年初,莊園主邀請食客前來品味,自己親自下場到自家生態養魚塘裏捕撈新鮮草魚,一頓忙活下來,魚網中收穫了一條七、八斤的大草魚,他滿心歡喜提著魚網回去,今天不用清蒸和紅燒,而是別出心裁,將魚與肥腸奇妙碰撞,烹制出一道特色菜——肥腸魚。
把魚交給大廚,將魚去鱗,放血,破開魚肚,清理臟物,割出魚背兩邊不帶骨刺的凈肉,將魚肉均勻地切成一片片晶瑩剔透、潔白乾淨的魚片,擺列成盤備用,整套流程乾淨利落一氣呵成。
又將今天的另一主角——肥腸請上桌,人們對肥腸這種特殊食材有著兩級分化的心理,有的極愛,有的極厭。在勤勞智慧的人們手中,肥腸自帶主角光環,出鏡率奇高。但對肥腸的處理不僅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選材上也極為講究。大廚告訴記者:“好的肥腸要選豬尾節上面的第二節,也就是二股腸,這種肥腸又脆又直。”
一切準備就緒,起火燒油,煸炒魚骨、魚頭。火苗舔舐著鍋底,食材在鍋中翻滾,加入麻辣調料翻炒均勻,再加入適量開水。在燉煮的過程中,肥腸和魚肉逐漸吸收湯汁的味道,變得更加鮮美。最後澆上幹辣椒、花椒等爆炒後的熱油,“滋啦”一聲,激起層層油花,香氣越加濃郁,讓人垂涎欲滴,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肥腸魚便完成了。
肥腸魚上桌,濃郁的麻辣鮮香味令人食指大動。魚肉滑嫩,肥腸Q彈,兩者在口中交織出一種獨特的口感。隨著咀嚼的深入,麻辣味和鮮香味在口腔中爆發開來,讓人欲罷不能,回味無窮。特地來吃魚的經女士和全女士一邊大快朵頤,一邊稱讚:“肥腸沒有異味,非常Q彈勁道,魚肉爽滑細嫩,麻辣鮮香,真是太好吃了!”
在喜慶熱鬧的吃火鍋氛圍中,全女士靈機一閃,高興説到:“我覺得這道菜非常適合在過年的時候吃,意味著我們在2025年年年有餘,過個肥年。肥腸魚塊(非常愉快)哦!”
席間歡聲笑語不斷,熱氣騰騰的火鍋,承載著團聚的歡樂,肥腸魚做成火鍋,獨特風味讓人陶醉。紅油翻滾,香氣四溢,沸騰著濃濃情意,加上舌尖上的美味,滿足感爆棚。肥腸魚的奇妙組合,是年夜飯桌上一道獨特壓軸菜的首選,與人們共度這段嚴寒冬季。
(供稿人:石玲,秦艷濤 廣西桂林市靈川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