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發佈和推廣第三十一屆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江蘇鹽阜銀寶新能源公司創造的“地方新能源發電企業以建設一流風電場站為目標的運維管理”成果、江蘇順泰農場公司創造的“農業企業規模化廢棄鹽田農牧結合生態迴圈改良技術研發管理”成果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
鹽阜銀寶新能源公司射陽風電場是銀寶集團新能源産業的開山之作,總裝機規模100MW,安裝50台單機容量2MW的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一座110KV升壓變電站,于2017年建成投運。新能源公司在風電場運營中,大力推行標準化管理,精心運維、精準操作、精細管理、精益求精,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切實做到“度電必爭、分秒必搶”,最大限度釋放發電能力,累計發電量已逾14億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新能源公司已通過電力安全生産標準化三級企業達標評級,今年又實施了調頻系統技改項目,加裝了風機自動滅火裝置,還採用無人機配合日常巡檢,不斷提升自動化、智慧化、數字化水準。
圖為鹽阜銀寶新能源公司射陽風電場
2024年年初以來,江蘇鹽阜銀寶新能源公司通過開展“運營質效提升年”活動,實施“菁英人才”培養計劃,風電場管理水準和運作質效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銀寶射陽風電場安全運作2620多天,累計發電量16.7億度,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3萬噸,同時相應可減少燃煤所造成的多種有害氣體排放,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該場曾先後兩次榮獲“中國風電産業50強十佳優秀風電場站”稱號。
江蘇順泰農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江蘇銀寶集團旗下的全資國有農業企業。順泰農場地處沿海地區,擁有豐富的鹽鹼地資源。但長期以來,由於鹽鹼地土壤肥力低、環境惡劣,開發利用困難重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面對挑戰,順泰農場以創新為驅動,力求通過技術研發與管理優化,探索鹽鹼地的高效利用和生態改良路徑。
江蘇順泰農場有限公司研發了一套土壤改良技術體系。將畜牧養殖與農業種植相結合,通過選育耐鹽作物,精準施用沼液、鹽土水稻清潔生産及複合生態攔截等多項關鍵技術研發,實現了畜牧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壤鹽鹼度,實現了資源的高效迴圈利用。
圖為江蘇順泰農場稻田
除此之外,該農場還結合深耕水洗、秸稈還田、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等土壤改良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糧食生産成本,産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在管理模式上,順泰農場採用了資訊化與智慧化手段,通過精準監測和數據分析,為鹽鹼地的改良過程提供科學指導,實現了“種養結合、農牧迴圈、生態修復、經濟增效”的目標以及農業生産體系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的“四化”要求。
通過探索鹽鹼地的高效利用和生態改良路徑,近年來,該公司糧食産量連續增長。項目開展前,以種植單季稻為主,水稻單産僅為420公斤;項目開展後,實現了稻麥輪作,水稻單産可實現600公斤以上,小麥單産達到500公斤以上,實現了從廢棄鹽田到噸良田的轉變,明顯提高了順泰農場的畝産經濟收益。”(供稿人:張學法 江蘇省射陽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