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廣西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研學“夏之旅”宣傳推介啟動,多家駐桂林主流媒體、本地網路名人和旅行社、紅培機構、研學機構代表等組成研學團,前往興安縣、資源縣,沿著紅色足跡汲取精神力量,走進田間地頭看鄉村振興。
參觀衡州會館。馮玉敏 攝
“夏之旅”研學團的首站來到了興安縣華江瑤族鄉同仁村。蜿蜒山路邊,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這就是衡州會館——1934年12月初,中央紅軍軍委第一縱隊到達華江,分散駐在華江的白岩江、同仁、塘坊邊一帶,準備翻越老山界,朱德總司令率紅軍總部來到同仁村塘坊邊,就駐紮在村口的衡州會館內。
重走長征路 劉柏攸 攝
一路向山而行,研學團成員們了解到,紅軍翻越的老山界是五嶺之一越城嶺海拔最高的一段山脈,他們的行軍路線則貼近其主峰——“華南之巔”貓兒山。“真險啊!”研學團成員走在老山界上紅軍故道上感慨萬千。
“興安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在華江我們要重點講好紅軍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興安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尹湯懷錶示,紅軍翻越老山界,體現了紅軍將士們“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信念、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接下來,我們將會進一步提升歷史展陳、完善項目建設、豐富紅色元素。”尹湯懷説。
重走紅軍過資源路線。馮玉敏 攝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當年,軍委縱隊經過兩天一夜的急行軍翻越老山界抵達資源縣時,當地群眾認為是“天降奇兵”。今天,沿著紅軍足跡,研學團一行也翻越老山界,來到資源縣中峰鎮龍溪村,當地流傳的村民粟傳諒救助紅軍傷病員朱鎮中的故事,讓研學團成員們感受到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
參觀紅軍傷員養傷舊址--粟傳諒故居。馮玉敏 攝
用好“紅”“綠”資源,做精旅遊文章。粟傳諒故居外,是廣袤的田野,逐漸成熟的提子,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到了8月中旬,遊客可以來我們這裡摘提子,我們還有獼猴桃,到了8月中下旬也成熟了。”中峰鎮黨委委員吳彩成介紹説,通過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當地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通過鄉村旅遊帶動,遊客多了起來,不僅我們當地的農副産品有了更多銷路,村民們也有了維護環境衛生的自覺,人居環境也好了起來,我們的工業園區也有了知名度,優化了我們的營商環境。”
除了田間地頭的新鮮,沁人心脾的涼爽也是吸引遊客夏日出行的重要法寶。貓兒山是公認的“避暑勝地”,山中的“果凍水”每年都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享受清涼。值得一提的是,貓兒山曾出現在《山海經》中,被論證為“山海經第一山——招搖山”,廣旅集團聯合雕塑藝術家邱啟敬在此打造了招搖谷,讓研學團在竹林深處,領略中華神話的光怪陸離。此外,研學團成員還前往貓兒山深處,在原始秘境中探訪漓江、資江、潯江之源,感受自然的魅力。
資源中峰鎮龍溪村紅提基地 馮玉敏 攝
論及玩水,位於資源縣車田苗族鄉的五排河漂流基地以“水險、石奇、林幽、瀑美”受到海內外漂流愛好者的喜愛。“非常刺激,太好玩了!”約30公里的漂程,落差高達200多米的漂流讓研學團成員們大呼過癮。據了解,五排河漂流是唯一滿足世界激流回漩運動所有6個級別訓練和比賽要求的漂流河段,現已成為中國最佳漂流勝地、國家漂流運動訓練基地。
“車田苗族鄉堅持‘紅色+’模式,立足番茄、辣椒、中草藥、高山牛羊等特色産業,依託腳古衝小九寨溝瀑布群、五排河漂流基地等旅遊資源,通過融合‘農、文、體、旅’産業融合發展,不斷挖掘和傳承五排油茶、呢那呢山歌、‘六月六’半年節等民族文化,推出‘紅色研學+五排河漂流暢享體驗’、‘紅色研學+石山底農耕文化研學’等産品。”據車田苗族鄉黨委委員蔡其姣介紹,通過開展“黨組織推薦好産品”“駐村工作隊代言産品”“網紅打卡”等直播活動,拓展全鄉“農文體旅”産品的宣傳和銷售,讓産品形成“名人效應”,樹立口碑,圈粉變現,推動全鄉辣椒、番茄等農産品、民族特色文化和體旅資源“走出去”,把遊客“引進來”,促進各族群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助推鄉村振興。
挂滿枝頭的紅提 馮玉敏 攝
“我們路線設計注重將紅色資源與特色農業民俗文化、地方美食、生態旅遊、休閒康養、體育競技、鄉村振興、研學教學等多産業融合聯動,生動還原紅軍長征翻越越城嶺山脈的歷史史實。努力打造集聚教育性、互動性參與性和觀賞性的研學之旅。”資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出版局局長廖倩苑説。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工農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地球上的紅飄帶”。翻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我們可以看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的清晰定位——重點圍繞中央紅軍血戰湘江、翻越老山界等基本史實,建立建設保護體系。突出長征精神與脫貧攻堅精神的聯合展示,注重與桂北少數民族文化、桂林山水等地方資源結合,助推鄉村振興、加強民族團結。
漁鼓敲響唱起幸福生活 劉柏攸 攝
此次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研學“夏之旅”線路推廣,讓研學團看到了桂林市堅持用長征精神照亮桂林山水的實際行動和卓越成效。“這次回去後我們會把本次研學的所見所聞向會員單位推廣分享,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到我們的紅色研學中來。同時,我們也會把紅色研學線路推向全國,吸引更多的人來桂林了解我們的紅色文化。”桂林市紅色旅遊協會副秘書長陳亞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