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2023國際森林日|森林與健康

來源:中國網 編輯:宇軒 人氣: 發佈時間:2023-03-21 17:12:03
摘要: 保護森林,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679383384640.png

今天(3月21日)是第十一個國際森林日,國際森林日又叫“世界林業節”,聯合國大會于2012年宣佈每年3月21日為國際森林日,旨在促進世界各國在森林可持續保護、管理和發展等方面做出有益貢獻。今年國際森林日的主題為“森林與健康”。

森林是地球之肺,不僅能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還為人類提供清潔的空氣和水、豐富多樣的食物、不可或缺的藥物和木材,同時,森林還是優質的康養場所。

據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2023年3月12日發佈的《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目前我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

陜西處在全國的心臟地帶,現有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空間2.2億畝,年吸收二氧化碳4950萬噸、釋放氧氣3600萬噸。秦嶺陜西段森林覆蓋率82%,是全國最綠區域,是國家重要水源地,被稱為“陜西綠芯”。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時指出,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根據《秦嶺生態氣候公報》,目前秦嶺陜西段水源涵養和固碳釋氧能力處於較高水準,水源涵養量達到349.7毫米,植被固碳釋氧量達到3327克碳/平方米。

目前全國經濟林面積已達5.5億畝,陜西是經濟林大省,蘋果、設施冬棗、獼猴桃産量全國第一,核桃、花椒産量全國第二,全省核桃、花椒等幹雜果經濟林産量達159萬噸,幹毛茶總産量11.3萬噸,油茶、文冠果、油用牡丹三種木本油料産量2.7萬噸,杜仲、厚樸、沙棘、連翹等林草中藥材産量19.1萬噸。

森林藥材是我國中醫藥的重要原料來源。陜西是中藥材資源大省,全省有植物藥3219種,約佔全國藥材種類的30%以上。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364個重點品種中,陜西有283種,佔77.7%,其中有473個品種被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優質地産藥材30余種,大宗藥材400余種,廣泛分佈于秦巴山區、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目前,陜西中藥材主産豬苓、杜仲、柴胡、黃精、林麝、附子、厚樸、元胡、丹參、連翹、五味子、桔梗等骨幹品種,年産銷售約20萬噸,産值20余億元。

森林康養作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服務業新興業態,在心理、生理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保健等方面的功能日漸突出,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陜西有發展森林康養的優異稟賦。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康養産業發展提供了自然基礎,生態旅遊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亞健康人群增加及森林康養理念的普及提供了社會基礎,植物學、護理學、營養學和心理學複合型從業人員的培養夯實了人才基礎。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9個。到“十四五”末期,全省將建成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10處以上,主要分佈在以秦嶺林區為主五大林區,建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50處以上,輻射帶動其他森林康養項目100處以上。

森林提供木材,一直是人類的基本能源。在眾多的生物質可再生能源中,林業生物質含量巨大,且具有利用形式多樣、迴圈可再生等天然優勢。2022年7月,陜西省政府印發《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統籌推進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穩妥推進生物質原料制天然氣、成型燃料、生物液體燃料等,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我省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林業生物質能源産業還不發達,林業生物質可再生能源作為生物經濟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處於大有可為的發展戰略機遇期。

開展“國際森林日”宣傳活動,是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的一個重要部分。聯合國為了實現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我國作為《聯合國森林文書》締約國,一直積極履行相關義務。目前,全國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北京市西山試驗林場、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陜西省延安市黃龍山林業局等17家單位成為我國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的示範單位。

延安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作為2012年首批進入國家林業局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的試點單位,近年來,按照森林多功能經營理念,制定一系列近自然森林經營方案,實施油松林純林近自然化改造、珍貴樹種遼東櫟大徑材經營、退化天然次生林經營、灌木林封育經營等方案。目前已完成森林經營7.79萬公頃,優質木比例增加14%,林木高度和直徑生長分別提高28%和16%,土壤養分、植物多樣性增加20%以上,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成效顯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的棲息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種群數量已由建區時1350隻增加到目前2865隻,棲息範圍逐漸擴大。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森林。保護森林,就是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