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黃土高原的“綠芯”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1-09-14 17:04:05
摘要: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20年退耕還林,20年綠色崛起,20年城鄉巨變,讓賀敬之《回延安》裏的美好詩句變成了現實。

原標題:黃土高原的“綠芯”

退耕還林後的吳起縣,山川秀美。本報記者 張權偉文/圖

9月的陽光,明媚而溫暖。站在吳起勝利山上,極目遠眺,綠滿高原。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20年退耕還林,20年綠色崛起,20年城鄉巨變,讓賀敬之《回延安》裏的美好詩句變成了現實。

1998年,黨中央號召退耕還林,延安人民聽黨話,一代接著一代幹,20年的風雨無阻,20年的汗流浹背,用1077.46萬畝的綠色成就了紅色革命聖地延安的底色。

紅色聖地的“綠色革命”

“背靠黃河面對著天,陜北的山來套著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彎,滿眼眼還是那黃土山……”20世紀廣為流傳的幾句信天遊歌詞,唱出了黃土高原的組成元素。

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白應飛介紹,20世紀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積高達2.88萬平方公里,佔延安土地總面積的77.8%。土壤侵蝕模數達每平方公里1.53萬噸,年入黃泥沙2.58億噸,約佔入黃泥沙總量的1/6。

“特別是春秋兩季,沙塵暴頻發,遮天蓋地,數日不止。過度開發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陷入了‘越墾越荒、越荒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迴圈怪圈。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考察延安後曾斷言:這裡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白應飛説。

1998年,在黨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召下,吳起縣率先進行“退耕還林”工作試點。“長期的調研讓吳起縣幹部群眾認識到,廣種薄收、漫山放牧是陷入長期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封山禁牧是改善生態的正確途徑,改良畜種、舍飼養畜保證了封禁退耕的順利實施。”吳起縣退耕還林辦公室主任齊統祥告訴記者。同年,吳起縣確立了“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開發戰略。

在20多年的堅守下,吳起縣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得到遏制。截至2020年年底,全縣完成國家退耕還林計劃面積202.46萬畝,森林覆蓋率、林草覆蓋度分別由1997年的8.4%、19.2%提高到目前的20.3%、72.9%。土壤年侵蝕模數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萬噸下降到目前的0.5萬噸。

“退耕還林實施以來,延安始終把以退耕還林為主的生態建設作為統籌延安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黃土地上埋頭苦幹,在這片紅色聖地上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短期內‘生態修復’的成功樣本。”延安市林業局局長王佔金説。

向北推進的“綠色邊界”

侯秀珍老人是八路軍359旅老戰士劉寶齋的兒媳婦,對南泥灣過去80多年的歷史如數家珍。20世紀40年代大生産運動期間,父輩開荒砍樹,山上都是耕地,“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莊稼種得越來越多,産量卻很低,牛羊滿山啃得草都長不上來,以至於上世紀末,南泥灣陷入了越墾越荒的怪圈。

1999年,南泥灣在“父輩開荒我造林”的號召中開始了退耕還林的“生態革命”。侯秀珍帶著婦女們扛起镢頭上山種樹,把糧田變為樹林。“過去是為了解決溫飽而開荒,現在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栽樹。”侯秀珍説。

一年接一年地不斷種樹,這裡的林子越來越多,再不是當年那樣光禿禿的了。種上了樹,山洪少了,山青了、水清了,村裏人的日子越過越好。因為有國家給的退耕還林補助,農民不再廣種薄收,勞動力騰出來了,孩子們都去上學了,村裏這幾年不僅出了大學生,還出了碩士生、博士生。農民過去捨不得放棄山上的田,現在是哪需要就在哪種樹。

陜西省農業遙感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實施退耕還林以後,2017年,延安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6.35%,植被覆蓋度提高到81.3%。2000年以來衛星遙感圖顯示,延安實施退耕還林區域的顏色逐漸變綠變深。

“退耕還林是陜西生態重建的關鍵一招。衛星圖像上,在黃土高原的心臟地帶,綠得最快的是延安,綠得最深的是延安,黃土高原的‘綠芯’在延安,‘延安綠’就是退耕還林的最高獎賞。”延安生態環境院士參事工作室專家劉廣全説。

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

林草涵養了生態,生態催生了産業,産業富裕了村民。

9月8日,記者來到延安市安塞區金明街道雷坪塔村,只見山坡上、溝道裏、崖畔上,到處林木矗立。40年來,張蓮蓮全家與大山為伴,堅持不懈,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讓曾經塵土飛揚的雷坪塔村變得滿目青翠。張蓮蓮也因此走進人民大會堂,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的殊榮。

山綠了,如何讓家裏的日子紅火起來?這是張蓮蓮的兒媳婦李紅衛嫁到婆家後一直思索的問題。看著婆婆手植的千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成為李紅衛的創業方向。

徵得婆婆的同意後,李紅衛與丈夫在雷坪塔村創辦了生態養殖農場,婆婆的千畝樹林成為雛雞最好的逐食場地。如今,農場每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多只,銷往西安等地的46家超市。不僅如此,農場創辦以來,累計用工350人以上,其中90%為本村和周邊村民。2019年,李紅衛獲得“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後,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農業逐步向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和現代化農業轉變。”延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凱介紹,“圍繞退耕還林,延安大力開展基本農田建設、治溝造地、農村能源建設和移民搬遷等,並通過工業反哺農業,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對發展農村主導産業、改善農戶的居住條件,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悉,1999年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前,延安經濟總量不足百億元,地方財政性收入7.22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356元。2020年,延安市生産總值1601.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3.8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2845元。

“退耕還林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延安的生動實踐。延安人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我們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子孫後代留下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延安市副市長張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