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探訪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遏制沙塵暴需久久為功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1-03-29 17:53:01
摘要: “天空是紅色的,能見度不到200米,坐在辦公室依然要戴上口罩。”説起10天前的那場特大沙塵暴天氣,巴雅爾用“不敢想像”4個字來形容。

“天空是紅色的,能見度不到200米,坐在辦公室依然要戴上口罩。”説起10天前的那場特大沙塵暴天氣,巴雅爾用“不敢想像”4個字來形容。

巴雅爾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國有林場管理辦公室主任,這是一位在毛烏素沙地工作逾30年的“治沙人”。

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的毛烏素沙地,三分之二在鄂爾多斯境內。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此前發佈消息顯示,經過多年努力,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地得到有效治理,林草植被大幅增加,生態整體改善。

“3月15日,中國12省區遭遇的這場沙塵暴天氣,讓我們感覺到治理沙漠需要久久為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巴雅爾認為,“3月15日那樣的沙塵暴天氣,只能算作一個特例,不可能是常態。”

在巴雅爾看來,當前在毛烏素沙地,如何做好植樹造林依然是治沙重點。

記者從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政府了解到,從3月12日起,當地各級部門已開始全面行動,截至目前當地已種植樟子松、油松等各類樹木約5萬畝,該旗全年的植樹任務是14萬畝。

全境處於毛烏素沙地腹部的烏審旗為何如此強調植樹?

中新網記者在採訪中找到的答案是,“這裡曾是內蒙古沙化土地最為集中、沙害最為嚴重、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旗縣之一。”

巴雅爾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初期,因自然災害、濫墾亂伐和過度放牧等原因,該旗強度沙化面積佔到國土總面積的40%,1980年,當地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度僅為7.2%和40%。

官方資料顯示,在此背景下,從上世紀50年代起,烏審旗提出“禁止開荒,保護牧場”和“以治沙為重點的農林水綜合治理建設”等思路,組建了7處國營林場、治沙站和苗圃,40處社隊林場,開啟了以集體為主、國社並舉的規模造林。

巴雅爾説,這一時期,烏審旗涌現出了以寶日勒岱、谷啟祥為代表的治沙英雄,造就了聞名全國的牧區大寨“烏審召”精神。

20世紀80年代,烏審旗出臺“誰造誰有,允許繼承,長期不變”等政策,鼓勵農牧民大力種樹種草,治理荒沙,這期間涌現出了治沙勞模殷玉珍等人。

殷玉珍曾回憶説:“我一開始住的房子,每次沙塵暴來襲時,隨時都有把小屋吞噬的危險。風停後,一家人才艱難地用鐵锨把門口的沙一點一點挪開……”“現在通過治理,這裡已變得綠樹成蔭,即便15日那場特大沙塵暴,這裡也沒有那麼猛烈。”

來自烏審旗政府的最新消息顯示,歷經幾代人的“綠色接力”,目前該旗建成千萬元以上規模林沙企業3家,培育內蒙古自治區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鄂爾多斯市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專業合作示範社2家。

值得一提的是,該旗還先後榮獲“中國全面小康生態文明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林業科技示範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等稱號。

記者從鄂爾多斯市林草局獲悉,近年來,當地官方在毛烏素沙地堅持增綠和提質並重成效明顯,沙害基本消失。

當地一些民眾透露,從4月下旬開始,毛烏素沙地的沙漠旅遊、牧家樂等就會開啟熱火朝天局面,這一點與多年來的治沙密不可分。

在巴雅爾看來,“3月15日的這場特大沙塵暴告訴我們,治理沙漠需久久為功,我們一直在路上。”(李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