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來源:人民網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0-11-05 14:29:09
摘要: 近年來,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構建“五級河長體系”,首創總河長令,形成了黨政同責、河長領治、部門聯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的良好態勢。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水路到湘江——

這首膾炙人口的湖南民歌,讓人們認識了一條美麗河流。走近瀏陽河,逶迤靈秀,清波盪漾。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號令。近年來,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構建“五級河長體系”,首創總河長令,形成了黨政同責、河長領治、部門聯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的良好態勢。2019年,瀏陽河入選全國第一批17個示範河湖名單。從膾炙人口的“美麗河”到一河碧水潤民生的“幸福河”,瀏陽河依託“河湖長制”譜就出“兩山”理念之下的新時代治水歡歌。

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瀏陽河,湘江一級支流河,幹流全長137.1公里,流域面積4244平方公里,流經瀏陽市、長沙縣、長沙城區後注入湘江。它發源於羅霄山脈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二溪在瀏陽城東10公里處匯合,始稱瀏陽河。

在瀏陽河源頭支流之一的小溪河,青藤茂密、河水清澈的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映入記者眼簾。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一個廢棄砂廠,雜草叢生、垃圾密布,水質受到嚴重污染。

長沙市水利局河長制工作處處長尹慧向記者介紹道,“2019年,長沙市出臺了《瀏陽河示範河流建設實施方案》,為了從源頭涵養水源,保護綠水青山,提升沿河居民的生活品質,瀏陽市全面啟動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通過建設河道型濕地、水源涵養林,瀏陽河源頭水生態環境得到修復、水生生物資源受到保護,管理亂象全面根治。”

瀏陽市株樹橋水庫。人民網記者余璐攝

坐落于小溪河的株樹橋水庫,是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的主體,也是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株樹橋水庫總庫容2.78億立方米,平均每日向長沙市供水量超過60萬噸。通過建立保護網路、成立三支專業保護隊伍、建立水質預警系統、嚴控源頭污染、強化依法監管等手段多管齊下保護長沙水源。”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局長黃永忠談道,通過綜合治理,水質達到II類水質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瀏陽市高坪鎮鎮長、鄉級河長張義根就是萬千護河大軍中的一員。“濕地公園附近有一堆建築垃圾,請河長辦派人儘快處理。”9月11日,張義根在日常尋河中發現有垃圾隨意傾倒問題,隨即在長沙市河長制APP平臺上傳照片、定位、記錄,短短幾小時,通過調取監控、責令處理,垃圾被清理乾淨。

張義根僅是守護瀏陽河眾多河長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長沙市按照水利部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以行動方案為統領,以制度落實作保障,以考核問責促成效,有力有序推進全市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整改資金5152萬元,完成405個‘四亂’問題整改,清理非法佔用河道15.71千米,清理亂堆30萬餘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287處,全市河湖面貌持續改善。”尹慧説。

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成了“網紅”打卡地。公園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已記錄野生維管束植物524種、野生脊椎動物166種、21個物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衍環境,樹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更涵養了一河碧水到湘江。

抓“三減三增”護“河清水秀”

沿瀏陽河而下,在80公里外的瀏陽市鎮頭鎮,波光盪漾的躍龍河蜿蜒而過。

躍龍河是瀏陽河一級支流,全長13.7千米,流域面積35.35平方千米,流域內人口1.27萬人。因周邊農戶養殖糞污和生活污水直排,躍龍河曾經污染嚴重,水質長期為劣V類。2018年以來,通過採用“三減三增”綜合治理方法,躍龍河水質逐步改善,目前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今年56歲的鎮頭鎮雙橋村村民鄭夥亭對此深有感觸:“98年開始我就住在躍龍河邊,20多年前,村裏的生活污水、家禽的糞污都直排入河,完全是一條臭水河,平日都不敢開窗。這幾年,明顯看到水質變清了也不臭了,河兩岸也都種上了樹,環境好了,我們生活更舒心了。”

躍龍河綜合治理,減什麼?鎮頭鎮鎮長趙舟飛談到,近年來,在河長制的推動下,鎮頭鎮開展“三減”。一是“減”畜禽污染直排,為了守好生態底線,將沿河畜禽退養區延伸到1000米範圍,完成沿河109戶養殖戶的退養工作,還河岸一片寧靜。二是“減”生産生活污水直排。三是“減”河道淤積垃圾。

大江大河是流域的動脈,小微水體就是毛細血管。所謂小微水體,指的是分佈在城市鄉村的溝、渠、溪、塘等,小微水體污染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之一。

“今年,瀏陽市計劃打造9個長沙市級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和兩條長沙市美麗河流,讓水更清村更美。躍龍河鎮頭段就列入其中。”趙舟飛介紹説,為此,鎮頭鎮將繼續開展“三增”:一是增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二是增農業綠色生態防控措施,三是增河道景觀示範創建,在躍龍河鎮頭段建設5.5公里的沿河景觀帶,實現“一河一景一品一韻”,讓人民群眾共用躍龍河美景。

瀏陽市躍龍河鎮頭段。人民網記者余璐攝

原本“黑、臟、臭”的小微水體如今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長沙市水利局副局長孫沅表示,長沙市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時,堅持“大小共抓”,聚焦小微水體管護,把小微水體治理放在全市河湖長制推行和鄉村振興大局中來謀劃,打出小微水體整治“組合拳”,讓水留下來、活起來、凈起來、美起來。

據了解,近年來,長沙市共摸排登記小微水體16.02萬處,明確村管小微水體片區河長5462名,成立小微水體管護隊伍976支,實現小微水體管護全覆蓋,全面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同時,強化資金投入,從201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8000萬元用於基層河長制補助,將“建設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按照100萬元/個的標準對示範片區進行獎補。

“2019年已完成20個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創建工作,今年將創建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30個。”孫沅説。

河長制繪就生態新格局打造“幸福河”

走進長沙市開福區瀏陽河邊的月島河畔社區公園,處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綠化帶。在綠蔭籠罩下,開福區近年來推薦的“中國好人”和道德模範事跡在資訊版上一一展示給前來遊玩的市民。這些“好人”涵蓋了各行各業,這其中,就包含了“好人河長”。

謝敏就是其中一位。“我退休後,平時經常來瀏陽河邊的月島公園散步,順便在河邊巡視,如果發現堤岸建設被毀壞、水體品質有問題、垃圾隨意傾倒等問題,我會及時通過APP向行政河長彙報,及時處理。”在謝敏看來,保護生態、愛護河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做好保護母親河的傳承更重要,在“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節點也會組織學校學生舉辦護河活動,讓年輕人也成為愛河護河的志願者,共同守護瀏陽河。

80後的陳豪,是年輕志願者中的代表。生在岳陽,長在洞庭湖邊的陳豪,自小與水結緣。回憶起在湖邊摸魚捉蝦,零距離接觸大自然的童趣,陳豪對河流充滿著無限的憧憬。2017 年,他正式申請擔任“民間河長”。

“我們全年記錄流域整體情況,從河道主體、水利設施、生態狀況、水岸空間、水域管理、保護利用等全方面統計記錄與調查研究,為水環境整治提供決策依據。”陳豪説,只有真實掌握了河流的屬性才能真正履行“民間河長”的義務。

陳豪堅持每天早晚兩次巡河打卡,對河道保潔、非法捕撈等進行日常監督,此外,組織“民間河長”及社會愛河護河人士開展日常巡河,搜尋偷排漏排、垃圾亂堆、非法捕魚等問題,同時開展科普教育,傳播愛河護河理念。帶著初心和夢想,他堅持用腳步丈量河岸,用專業守護河流,致力做生態水利的設計師和建造者,生態水利的科普員和傳播者,用實際行動守護母親河。

凝聚社會力量形成治水合力,河長制的推行,尤其是民間河長的主動參與,破解了“九龍治水”困局,全民治水繪就了生態新格局。

瀏陽河美景。長沙市水利局供圖。

湖南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瀏陽河給沿線城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三年多來,長沙市緊緊抓住河湖長制“牛鼻子”,突出山水洲城特色,注重“管好盛水的盆”“護好盆中的水”,建立治水興水管水的長效機制。河湖長制已實現從“有名”到“有實”“有效”的全面轉變:河湖生態環境逐步好轉、水質持續提升、生態逐步修復,26個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從2013年的80%提升至100%,51個市控斷面平均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瀏陽河等河流水質從V類、劣V類提升至穩定達到Ⅲ類,人民群眾在水環境方面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鄉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過我也唱過,千家萬戶都唱過,它染綠過湘江水,映紅過洞庭波,它流入湘江奔大海,歌聲飛遍全中國——

金秋時節,《又唱瀏陽河》回蕩在三湘大地。蜿蜒曲折、千頃碧波,瀏陽河賦予了這片土地似水一般的靈秀,久久為功,瀏陽河將成為讓人民滿意的“幸福河”。 (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