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礦山開採與保護如何平衡?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0-10-15 14:51:40
摘要: 十年前,這裡的山體因為採煤採石而滿目瘡痍。如今,這裡綠樹成蔭,空氣清新,不但成為太原城區的一道生態屏障,還變身花海,遊人如織。

 

圖為山西太原玉泉山生態修復前後對比。資料圖片

十年前,這裡的山體因為採煤採石而滿目瘡痍。如今,這裡綠樹成蔭,空氣清新,不但成為太原城區的一道生態屏障,還變身花海,遊人如織。

這就是山西省太原市玉泉山。據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副總經理孫佔良介紹,過去,這裡因採礦形成的山體破壞面有200余處,礦産廢棄物及城市傾倒過來的各類垃圾形成了7個大型自然垃圾場,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是向市區輸送粉塵、污水的重要源頭。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一段時間以來,山西因煤炭等資源開採造成生態破壞嚴重,歷史遺留的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加強資源開發利用監管,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對於山西來説尤為重要。

引入社會資本,廢棄礦山變青山再變金山

玉泉山所處的西山,是太原最早進行煤田開採和利用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其森林覆蓋率高達90%,但由於長期無序開採,綠水青山不見了,留下的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美麗的西山一度淪為太原的“黑色走廊”。

2001年《關於促進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的實施意見》出臺後,西山的生態修復模式逐漸清晰。

“西山地區的生態破壞比較嚴重,而且屬於歷史遺留的無主廢棄礦山,僅靠政府投入無法承擔。所以確定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司承載、園區打造’的礦山生態修復模式。企業在承包區域內完成不低於80%綠化任務的前提下,可用不高於20%的土地進行公園配套設施建設和適度開發。”太原市西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副主任常建強説。太原2009年提出的這個“八二”生態建設新模式,將山水資源資本化、市場化、要素化,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動性。玉泉山就是規劃的城郊森林公園之一,它的巨變,由此而來。

復轉軍人張俊平是玉泉山森林公園負責人。從2009年“認養”玉泉山至今,他將過去從事鍋爐行業積累下來的近11億元陸續投入,帶領一大批老黨員、老軍人,投身到這片荒山的治理、綠化、美化工程中。

“除了‘右玉精神’,我們也有玉泉山精神,就是一個字,幹!”孫佔良激動地説。“山體破損嚴重,破壞面坡度大多超過了60度。而且這是矸石山,工人們必須腰上綁著安全繩吊在崖壁上,用電錘一下一下鑿坑。再把一筐筐糞土、一棵棵樹苗一趟一趟地背上山。”

苦心人,天不負。十年過去,玉泉山上已栽樹550余萬棵,植被覆蓋率由最初不足30%提高到70%。依託“八二政策”,玉泉山森林公園已初具規模,很多動物和鳥類開始回歸這片山林。生態環境好了,社會效益也初步顯現,每年花期,50萬棵梅花、25萬棵櫻花,吸引著超過100萬人(次)的遊客前來觀賞。

邊開採邊治理,向綠色礦山邁進

近日,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團,記者來到了位於運城市的冀東海天水泥聞喜有限責任公司礦區。這裡雖是礦山,卻不是光禿禿、塵土飛揚的景象,目之所及,開闊的平地被槐樹、沙打旺等綠植覆蓋,邊坡上,爬山虎也在頑強生長。

“咱們現在所處的這片礦山屬於已開採完成區域,也是我們的治理恢復區域,從2017年開始進行修復,主要手段就是種樹、播撒草籽。”公司黨總支書記張士東介紹。“

説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解更生告訴記者,“樹苗的成活率不高,2017年第一批播種的油松等樹種,死了不少。”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這個問題,運城市自然資源局多次來到礦山現場進行指導,先後組織人員赴綠色礦山企業對標學習。同時,在聞喜縣上院村委會的協助下,公司鋪設輸水管道,解決了礦區地質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用水瓶頸的問題。張士東説,在多方指導下,礦區員工大膽探索適合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的種植、養護方案,鑽研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草木綠植成活率大幅提升。

對其他正在進行礦産開採的區域,公司嚴格按照“邊開採、邊治理”的要求進行修復。例如礦山開採産生的剝離土,部分轉運至治理恢復區域進行覆土作業,部分用於建設擋土墻及邊坡修復治理,剩餘的留下以備以後再用。“2017年至今,已利用剝離土方10萬餘立方米,努力讓資源在礦區內迴圈利用,做到生産、復墾兩不誤。”張士東説。

在礦區地質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作持續推進的同時,礦山硬體設施建設也在同步實施。公司對卸料區、破碎車間進行了密封改造,並增加收塵設施,解決礦山生産、存儲環節的揚塵問題。還對道路進行硬化改造,在兩側植樹綠化,購置灑水車等,減少運輸過程中産生的二次揚塵。

“這幾年我們都認識到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裡也是我們工作生活的地方,環境好了,對大家的身體健康也有好處。成本肯定會增加,但目前來看,壓力不大。”張士東説。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植樹兩萬餘棵,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恢復面積逾10萬平方米,正在申報省級綠色礦山。

不論是太原、運城,還是忻州,都將礦山治理、造林綠化、生態修復同步推進。從這些城市的舉措和成效中,我們看到了山西全省上下在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高效利用、環境持續改善等方面的努力。從又臟又亂的資源型城市,到山清水秀的宜居家園,雖前路漫漫,若步履不停,必將未來可期。(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