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擰緊城市“水龍頭”——湖北宜昌創建節水型城市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19-10-14 15:21:42
摘要: 湖北宜昌市是一座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近年來,宜昌市主動作為,大力推進工業用水迴圈利用、生活用水充分利用等,擰緊城市“水龍頭”,被命名為第九批國家節水型城市,成為豐水地區節水城市的典範。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年均節水1000多萬噸,成為豐水地區節水城市的典範。王松攝(中經視覺)

宜昌市實驗小學學生在學習《生態小公民》讀本。吳延攝(中經視覺)

湖北宜昌市是一座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近年來,宜昌市主動作為,大力推進工業用水迴圈利用、生活用水充分利用等,擰緊城市“水龍頭”,被命名為第九批國家節水型城市,成為豐水地區節水城市的典範。

浩瀚長江從門前流過的湖北宜昌市,是一座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擁有水資源總量150億立方米,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3651立方米。家在長江邊,節水不斷線。近年來,該市主動作為,擰緊城市“水龍頭”,年均節水1000多萬噸,開展不達標水體治理,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命名第九批(2018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告》,宜昌榜上有名,成為豐水地區節水城市的典範。

工業節水迴圈利用

在宜昌鑫大興混凝土有限公司,運輸師傅鐘才東將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開回公司進行沖洗。和以前將清洗污水排走的做法不同,如今公司引進了砂石分離系統,清洗産生的廢漿廢水流入污水池,通過砂石分離機進行分離,分離出的砂、石用於再生産;分離出的廢漿通過壓濾機壓成濾餅和清水,濾餅運到廢渣集中堆放場定期清理,清水則流入清水池,用於再次清洗設備,實現了清洗場地的水資源迴圈利用。

在清洗場地的旁邊,是一個七級沉澱回收蓄水池。公司總工程師李輝華介紹,該水池通過收集沖洗站樓和地面污水,經過七級沉澱後,變成可再次利用的清水,通過管道輸回攪拌站用於生産。“每沉澱一池水,就可用於生産5200立方米混凝土,大大節約了生産用水。”

鑫大興混凝土有限公司的節水措施不止於此,順著七級回收池往上走約百餘米,一個近千立方米容積的蓄水池出現了,這個水池的一個重要來源是旁邊綠源工廠的生産廢水,“混凝土生産對水質要求不高,而綠源的廢水恰恰符合我們的生産要求”。李輝華説,這個蓄水池的廢水主要用於生産和清洗攪拌樓。“每池水可生産6200立方米混凝土。”

李輝華介紹,公司年用水量約13萬噸,其中80%來自迴圈用水,年節約成本約40余萬元。

而在不遠處的興發集團,原本擴建的水廠,生生被“省”下了。2017年,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産能擴增,原有6萬噸水廠不夠用,興發集團準備擴建水廠,增加供水量3萬噸。擴建水廠需要投資數千萬元。此時,一個建議提出了:能不能在迴圈利用上做文章?

不久,水資源便被迴圈利用起來: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解決了直排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熱值、清凈水再利用,每年節水350噸;回收機封冷卻水,迴圈效率提升;建收集池,收集山泉水、雨水;處理利用含磷超標地下水……

“經過兩年的探索,這裡實現了廢水、清凈水的迴圈化利用和部分污水處理零排放,年節約用水20%以上。”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袁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産業園每年需從長江取水400萬立方米,現在産能增加,用水量卻零增長,同時降低了污染、熱量損失及污水處理成本,預計今年取水量將再降20%。

早在2014年,宜昌就出臺《節約用水管理辦法》,鼓勵發展節水型産業,強制淘汰耗水量高的工藝、設備和産品;對各地年度取水計劃實行總量控制,嚴控用水指標;將年取水量20萬噸以上的用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如果宜昌工業用水利用率提高10%,就意味著每年可節水40億立方米,是正常年份缺水地區工業節水量的5倍以上。”宜昌市住建局局長張毅介紹,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宜昌萬元GDP用水量12.63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7.9%。

生活用水物盡其用

宜昌多雨,但多年來卻未得到有效利用。如今,隨著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創建,諸多單位創新做法,讓每滴雨水物盡其用。

在宜昌市規劃展覽館的樓頂,分佈有13個收水口,收集樓頂的雨水。在中水處理室,工作人員崔軍濤説,開館至今,已收集8260噸雨水。這些雨水可滿足全年一大半的綠化、保潔需求。

在錦繡嘉苑小區1號樓背後,有一個直徑1.5米、高約2米的雨水收集罐,通過水管連接收集樓頂雨水,收集罐裝滿水後再流向小區大門附近長約20米、寬約2米的景觀池,用於小區綠化灌溉、清洗道路。小區物業負責人張文傑説:“通過雨水二次利用,每年可節約用水近2000噸。小區每人平均年用水量從31.7噸減少到28.8噸,每人平均年節水2.9噸。”

而在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六樓的公共衛生間,打開洗手面盆的水龍頭,水流緩慢,但可滿足正常洗手需求——通過安裝限流三角閥,控制水嘴流量,避免了水資源浪費。同時,該院小便器、坐便器、蹲便器的水箱均為高效節水型,相比以前的老式延時閥、腳踏閥可節水1.25倍。中心醫院凈化班班長楊雪峰告訴記者,醫院近年來用水量逐年下降,最明顯時降幅約28.6%,節約用水量25萬餘噸。

通過實施老舊管網改造、推廣節水型器具,宜昌涌現出41個像錦繡嘉苑這樣的省級節水小區、39家省級節水單位。

節水教育從娃娃抓起

“雖然我們生活在長江邊,但生産水的過程很不容易,我們要節約用水。”葛洲壩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周俊嘉受節水教育啟發,和外婆一起在自家陽臺設計了一根導水管,用來收集雨水澆花;伍家崗區大公橋小學學生秦一文,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水龍頭,刷牙只接半杯水,用媽媽淘米的水澆花,用洗菜水衝廁所,獲評“新時代好少年”……

節約用水,需要人人行動起來,歸根到底在於理念的轉變。

近年來,宜昌市創新性地將節水教育融入生態文明教育中,編制、發行了全國首套生態教育校本教材《生態好市民》《生態小公民》,並納入地方課程,實現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從娃娃開始抓節水習慣養成。

受上中學的兒子影響,家住錦繡嘉苑小區的胡金娥一家已將節水習慣落實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打開他們家馬桶的水箱,兩個裝滿水的飲料瓶放置其中已經4年,記者看了一下,總容量達1.25升,也就是説,他們家每次馬桶沖水可以節約1.25升水,一天下來,可以節約10余升。為了節約用水,胡金娥還特別購置了節水洗車設備、拖地設備,用她的話説自己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節水理念。

如今,走進宜昌普通市民家,用洗衣服的水拖地、衝廁所,用淘米水洗菜澆花等習慣已深入人心,城市節水氛圍日益濃厚。(鄭明橋、柳潔、何英、周燕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