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大鵬生態産業化雛形初現 綠色發展持續釋放紅利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曉輝 人氣: 發佈時間:2019-06-06 12:53:04
摘要: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深圳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2018年,在加快産業轉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42億元,增長6%左右;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萬元,增長8%,綠色發展持續釋放出生態紅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根大鵬“綠色心臟”。

原標題:大鵬生態産業化雛形初現綠色發展持續釋放紅利

山海相依的大鵬美景

深圳市副市長黃敏赴大鵬新區推動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工作。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深圳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2018年,在加快産業轉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42億元,增長6%左右;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萬元,增長8%,綠色發展持續釋放出生態紅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根大鵬“綠色心臟”。

開展資源環境要素定價,實現“一盤棋”管理

有“深圳後花園”之稱的大鵬新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涉及的資源環境要素類別眾多,包括林地、綠地、濕地、湖庫、河流、近岸海域、海島、沙灘等陸域及海域資源要素,亟需實現資源環境要素的系統性管理。

當前,我國各地區資源環境要素收費主要體現為環境保護稅徵收,而綠色發展價格機制建設的要求也主要集中于污水處理收費、固廢處理收費、用水價格和電價四大領域,資源環境要素未能實現量化估值,不同資源環境要素之間、要素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市場需求動態關聯度低、管理分割、碎片化缺陷。

為彌補這一缺陷,有效實現資源環境要素規範定價,大鵬新區通過開展自然資源資産核算與負債表編制、資源環境承載力分析等工作,已在生態環境的價值化認知和資源環境的定量監管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此外,針對開發使用自然資源的項目,編制了《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評估技術指南》,實現了對不同自然資源類別在不同開發使用場景下的全生命週期全要素成本衡量。

大鵬新區積極探索將資源環境要素由傳統意義上的末端保護和治理為主,轉向前期協同管理和優化利用為主,在充分考慮市場供求關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基礎上,明確將資源環境要素視為生産要素,按照成本收益相統一原則,綜合考量資源環境天然價值、人工價值、代內和代際補償價值、外部補償價值等,結合污染物治理視角、資源消耗視角、生態系統服務視角,通過資源環境要素的單元量化組合形式,採用“共價”策略進行各要素分項和綜合定價,從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式上實現“一盤棋”管理。

如大鵬新區近岸海域,在進行漁業資源、珊瑚礁、游泳動物、魚卵仔稚魚、海水環境品質分類評估的基礎上,按照生態系統服務的産品供給、調節服務、文化旅遊服務及社會公共服務、經濟活動産出等開展資源環境要素利用的變動單元量化貨幣價值評估,通過先試點後推廣模式,採用綜合價格因子調節資源環境利用強度,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價格動態調整。

打造系列生態産品,形成保護與發展合力

在傳統産業綠色化轉型升級的同時,大鵬新區從區域生態資源現狀和産業化視角出發,遵循生態化和市場化機制,打造區域生態産品,以增強生態産品的可持續生産能力作為其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的核心工作,提高生態産品附加值,形成保護與發展的合力,推進生態産業化發展。

據介紹,大鵬新區生態産品的打造主要分為單要素屬性生態産品和多要素屬性生態産品兩類。在單要素屬性為主體的生態産品方面,大鵬新區充分依託生態環境現狀條件,著力打造了大鵬灣珊瑚保育産品、海洋牧場産品、海島觀光産品、東西涌沙灘海水浴場産品等;在多要素屬性為主體的生態産品方面,通過配套環境整治和設施優化提升,推動較場尾民宿、南澳森林客棧、東涌紅樹林濕地公園、三溪河禾塘濕地等項目的建設和改造。

此外,大鵬新區針對不同生態産品案例,在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確定生態效益的受益群體,以資源環境要素定價成果為基礎,衡量相應産品的打造及維護成本,按照收支相抵、良性迴圈原則,確定財政初期投入、社會融資、市場化投資相結合的運作模式。在保證生態産品環境效益産出的同時,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中,大鵬新區珊瑚保育産品是以政府與NGO協作方式,引入專業團隊建立的珊瑚保護潛水員參與體系,大大提高了珊瑚救助和拓展種植水準,榮獲2017年度中國公益節環保類唯一金獎——綠色典範獎。“潛愛大鵬”保育團隊向筆者透露:“截至目前,已聯手政府建立了兩個海上珊瑚試點保護區,種植珊瑚5671株,救助珊瑚殘枝171株。”

大鵬新區還以保持和提升海水浴場的水環境品質為重點,對海水浴場運營方開展常態監管,建立“準備金”制度實行兜底管理,構建浴場水環境品質與特許經營費用動態關聯調整機制,獎罰分明,增強經營方提高海水浴場環境品質的內生動力,旅遊收入提升15%以上。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打造系列生態産品,提高生態産品附加值,提升可持續生産能力,大鵬新區大大降低了維護良好生態環境所需的政府財政投入,提高了社會資本參與的深度和廣度,資本活力大大加強,為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構建生態産業鏈,提高生態資本生産率

大鵬新區在生態産業鏈的構建中側重市場化、公益性特點,通過主導産業鏈優選、上下游産業鏈延伸、區塊共生産業鏈耦合、引入補鏈等途徑構建大鵬新區生態産業鏈網路。

“生態産業鏈需要與自然生態系統保持長期的友善與協調,不斷提高生態資本生産率”,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大鵬新區2018年三次産業比例為0.23︰54.98︰44.79,生態産業的發展將主要帶動第三産業發展,提高新區綠色發展水準。”

目前,大鵬新區提出了多要素鏈條融合的生態産業化路徑,有效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協同發展。其中,在中國農科院深圳綜合試驗基地的研究功能基礎上,借鑒生態園模式,優化提升區塊科普功能、教育功能與旅遊功能,打造“市場化+公益化”生態産業;立足七娘山優質森林資源,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養老、休閒遊憩等康養服務,發展森林浴、森林食療等高附加值項目;結合大鵬半島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需求,提出了與周邊地區聯合建設城市自然生態可持續保護示範項目規劃。

此外,大鵬新區結合樂高公園建設規劃,提出在打造水污染治理、噪聲隔離、空氣凈化系統的同時,構建污染治理全生命週期的資訊系統,率先形成重大工程項目成本效益分析的領域可視化生態産品,提高生態文明共建共用水準;採用組合收費策略,將洲仔頭海島融入金沙灣旅遊度假區形成發展合力,保護海水水質和珊瑚礁生長,打造高品質生態旅遊項目;針對較場尾沙灘及海域的脆弱性特徵,以業態分化實現人群分流,探索建立沙灘使用收費制度,實現沙灘保護獎懲分離,減少商戶垃圾産生,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濱海水質和沙灘品質;依託大鵬灣海洋牧場示範區,通過科普教育、休閒漁業、潛水觀光、海洋運動等綜合開發途徑,打造“珊瑚保育-潛水-休閒漁業”為主線的海洋資源利用示範中心。以生態産業鏈的耦合,提升單一生態産品價值,提高生態資本生産率。

同時,大鵬新區綜合協調沙灘音樂節、百花節等活動,以良好生態環境為推介點,深化環境稅落地實踐,聯合餐飲、酒店、收費景點,在大鵬半島北部空間打造面向社會群體的“生態旅遊節”,並充分考量大鵬半島不同分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以半島南部自然資本增值為基礎需求,引入外商活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等高端商務活動,打造低密度、高附加值的商務中心。

生態産業供給側機制改革,提高要素利用水準

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是生態産業化發展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生態優先前提下將生態環境轉化成經濟資源,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為避免發展面臨的生態閾值問題,同樣需要在生態産業發展的供給側進行改革創新。

深圳市56處沙灘中的54處位於大鵬新區,總面積79公頃,岸線長度超過22公里,但以沙灘品質和承載狀況角度看,大鵬優質沙灘資源依然匱乏,這與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目標不匹配。因此,大鵬新區將沙灘進行分類分級管理,開展旅遊控制和沙灘修復,提高管理能力,盤活管理資源,打造高品質沙灘利用環境,與沙灘周邊酒店、餐飲、交通等單位聯動,提高沙灘旅遊服務水準和有效産值。

森林資源為大鵬新區存量規模較大的陸域資源要素,但其資源利用場景較少、綜合利用率較低,新區通過打造森林小鎮戰略,連結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提高森林資源及其生態服務功能對旅遊業的反哺帶動能力,提升旅遊品質,增加遊客停留時間,並結合森林食療、森林休閒等業態,完善森林主體旅遊産業鏈。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大鵬半島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先行區,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新區以大鵬半島海洋功能區和七大岸帶單元為空間主體,激活並加大海域隱性資源和邊緣資源供給,融入金沙灣、桔釣沙等半島不同高端旅遊區,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半島郵輪觀光、海洋商務遊等活動發展,大大提升了海域資源的空間利用率。

完善生態産業化保障制度,爭當綠色發展引領者

生態産業化作為大鵬新區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的熱點,路徑拓展和機制保障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大鵬新區已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了包括大鵬半島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和用途管制制度、大鵬半島規劃融合實施協調機制在內的空間管制制度;涵蓋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制度、自然岸線保護制度、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評估機制、自然資源及其産品價格改革等的監管約束制度;匯集大鵬半島生態文明建設公益基金、完善社會組織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引導機制、完善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服務機制的社會共建制度以及量化評估制度、監督追責制度等五大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制度。

儘管上述保障制度覆蓋面相對較廣,但因生態産業化各相關業態仍處於發展完善階段。大鵬新區繼續以制度建設已有成果為依託,開展體制機制探索實踐。

在新區政府決策層面,完善政策引導和財政投入機制,制訂差別化引導政策,將政府層面生態産業化資金需求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制訂促進生態優勢進一步“變現”的獎懲機制,探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使市場主體能有償獲得自然資本的經營權。

在企業運營層面,建立區域性生態産業化行業協會並實現規範化、體系化運作,為生態産業發展提供支撐,同時實現行業自理。嚴格制定生態産業化相關企業的監管機制,實現生態産業化全鏈條監管。

在公眾參與層面,探索建立納入NGO、科研機構、社區居民等公益性或第三方主體的生態産業化協作平臺,加強資訊公開,強化生態環境教育,完善環境政策聽證制度,在推動民眾生活方式綠色化轉變的同時賦能生態環境監督。

同時,大鵬新區將持續研究拓展生態資産的空間帶動能力,延伸生態功能的空間承接鏈條,不斷創新生態産業化路徑,構建與大鵬新區“全域旅遊”戰略等第二、第三産業更緊密結合的生態産業鏈和“生態+”産業體系,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實現大鵬半島自然資本的保值增值,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生態極核”作用,高規格建設成為生態産業化發展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