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17:06:12.0
來源:北國網
十年前,一座紀念薩馬蘭奇先生的場館在天津市靜海區盛裝揭幕;十年間,這座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為己任的場館在飽含奧運情結的海內外人士共同見證下綻放異彩。十年曆久彌新,4月21日,適逢薩馬蘭奇紀念館開館十週年之際,一場隆重的慶典活動以及兩場主題展覽在館內拉開帷幕,以饗觀眾。國際奧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天津市政府及靜海區相關領導,天津市體育局局長李克敏,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張娜等重量級嘉賓受邀出席慶典並講話,海內外多個平臺對慶典活動進行了直播。
開館十年 結緣60萬觀眾
薩馬蘭奇紀念館由前國際奧會執行委員吳經國先生一手創辦,是世界唯一一座得到國際奧會批准和薩馬蘭奇家族授權,紀念薩馬蘭奇先生、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教育場館。2013年4月21日,在薩馬蘭奇先生逝世3週年之際,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館內現有藏品共計16000余件,包含工藝品、徽章、書籍、郵票、書畫等共九大品類,主要為奧林匹克運動相關藝術品、奧運會及單項協會發行的紀念品、薩馬蘭奇先生個人物品以及其收藏的書畫作品。開館十年來,紀念館共接待國內外觀眾近60萬人,極大地推動了奧林匹克文化在國內外的傳播、提升了紀念館的影響力。
走過十年 收穫各界肯定
吳經國館長在慶典活動上對社會各界表示了感謝。他説:“薩馬蘭奇紀念館當初建館得到了國際奧會和薩馬蘭奇家族的大力支援,紀念館選址更離不開天津市政府和靜海區政府的全力支援,正是有了各界人士的助力,才有了全世界唯一的這座薩馬蘭奇紀念館。”他表示,十年來,薩馬蘭奇紀念館堅持“構建國際奧林匹克文化與教育交流合作的紐帶,為所有熱愛奧林匹克文化的朋友們,搭建共同的精神家園。探索出各類社會教育形式,形成具有奧林匹克博物館特色的教育品牌、文化IP”等。舉辦50余場不同主題的臨展和專題展覽,參與體育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為體育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貢獻綿薄之力。廣泛開展公益服務,面向社區、養老院和特殊群體提供文博交流平臺,開展馬拉松、騎行、健步行等奧林匹克主題活動,以及舉辦多項大型國際賽事等。
與會嘉賓也對薩馬蘭奇紀念館十年來的付出、價值和意義給予了積極肯定。于再清在致辭中表示:“薩馬蘭奇紀念館將奧運文化匯入天津的歷史長河中,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天津,飲水思源,助力天津閃耀於世界舞臺,為天津的未來帶來無限可能。此次慶典的特殊意義在於實現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教育,通過體育運動豐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將奧林匹克的靈魂與魅力傳遞給下一代。”
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中國排球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娜強調了薩馬蘭奇紀念館的教育意義。她説,十年來,薩馬蘭奇紀念館致力於建設奧林匹克實踐課堂,為大中小學校提供奧林匹克教育資源,不遺餘力推廣奧林匹克教育,落實國際奧會提出的奧林匹克核心價值觀教育計劃。
天津市體育局局長李克敏表示,此次慶典對於天津市體育發展意義非凡,全市體育系統將以此為契機,推進天津全民健身事業,不斷發展休閒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服務業,拉動體育消費,推動體育成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感恩十年 推出主題特展
除了慶典活動之外,館內還推出溯古論今--講述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的體育文化主題展和飲水思源--薩馬蘭奇紀念館感恩10年特展,以感念薩馬蘭奇為壯大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及薪傳奧林匹克文化所做出的貢獻,感念博物館創建者吳經國先生對中國奧林匹克事業的幫助,並傳達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情懷,感謝社會各界十年來對紀念館的幫助與支援。觀眾可從中“讀”到薩馬蘭奇與中國的情緣,薩馬蘭奇與吳經國的“忘年之交”以及紀念館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等精彩故事。活動期間,“耀出行”為出席嘉賓提供全程優質出行服務。
回顧十年 社會效益顯著
開館十年來,薩馬蘭奇紀念館努力為奧林匹克遺産的保護與利用、奧林匹克教育的推動和開展、奧林匹克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以及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薩馬蘭奇紀念館堅持以體育人、以美化人,將體育精神與藝術之美融合,構建國際奧林匹克文化與教育交流合作的紐帶。充分發揮博物館自身社會教育功能的豐富性、生動性,在傳統參觀講解和研學等活動基礎上,積極創新,探索出各類社會教育形式,形成具有奧林匹克博物館特色的多種教育新品牌、新IP。利用自身豐富的藏品資源共舉辦了五十余場不同主題的臨展,以及專題展覽,如奧林匹克電影海報展、明信片展、郵票展、奧運剪紙藝術展、藏品復刻展等。旨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和平友誼、重在參與、公平競爭、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堅持廣泛地開展公益服務,打造“有溫度的”博物館。依託奧林匹克文化,面向社區、養老院、特殊群體,如自閉症兒童、殘障人士等,為其提供文博交流平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奧林匹克主題活動,如馬拉松、騎行、健步行等活動,舉辦了多項大型國際賽事,如法國PBP1200公里挑戰賽,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體育愛好者前來,將全民健身推向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