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顧名思義,有棗樹的一個村莊。
棗莊還有一個別名:煤城。這裡有煤礦。
棗莊還有一個令人疑惑的名稱:蘭陵。蘭陵的名氣可大了去了,大詩人李白有詩句:“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其實,棗莊在明朝初年只是一個小村莊,因為村頭有片棗樹林,所以叫棗莊。當時朝廷允許開礦,這一帶有煤,很多人都來這裡挖煤,隨著前來挖煤的人越來越多,就在周圍形成聚居點。到了清朝,棗莊的名氣越來越大,並且成立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家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章程寫明公司總礦在嶧縣城北棗莊,棗莊隨著越叫越響,1960年嶧縣升級並改名為了棗莊市。
有人説棗莊原名蘭陵,後來改名為了棗莊,這是不對的。據史料記載,西晉惠帝元康初(291至299年),朝廷設蘭陵郡,郡治就在嶧縣(今棗莊市嶧城區)境內。儘管各朝代大多都設有蘭陵縣,但縣治並不固定,區劃變革也頗為頻繁。明清時,蘭陵地名已經消失,今蘭陵縣時稱蒼山縣。當時棗莊市還沒有出現,棗莊的前身嶧縣之名始於金貞佑四年(1216年),當時置嶧州,治所在今棗莊市嶧城區,明朝時嶧州降為嶧縣。從棗莊的的發展歷史來看,它曾經僅僅是蘭陵的一部分,當然,棗莊如果改名為蘭陵是完全可以的,畢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但是原臨沂市蒼山縣已經改名為蘭陵縣了,棗莊只能表示遺憾了。
棗莊是山東的南大門,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人口413萬。下轄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山亭區、臺兒莊區、滕州市。
棗莊是一座山水之城。境內山地、丘陵、河湖、水庫眾多,擁有微山湖濕地公園、冠世榴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等眾多獨特的自然景觀。
棗莊也是一座文化之城。擁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運河文化、130年的工業文化,境內分佈著古滕國、古薛國、小邾國等故國遺址,孕育了造車鼻祖奚仲、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等歷史名人。
棗莊是著名的臺兒莊大戰發生地,也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重建的臺兒莊古城,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産公園,榮膺新世紀“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
棗莊也是一座轉型之城。面對境內煤炭資源逐步枯竭的嚴峻形勢,他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轉型升級和經濟文化融合發展“兩大高地”戰略定位,著力推動創新、開放、生態“三大跨越”,加快構建現代産業、新型城鎮、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四個體系”,努力打造自然生態、宜居宜業的新棗莊,經濟社會邁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河北有個石家莊,被人戲稱“全國第一莊”;山東有個棗莊,則號稱“天下第一莊”。石家莊和棗莊,到底誰是第一莊?
棗莊是不是“天下第一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棗莊是首個“全國健身秧歌城市”,連續兩屆老健會,棗莊都承接了健身秧歌的交流活動。
棗莊為什麼對健身秧歌這麼情有獨鍾?
近年來,在國家、山東省體育局和山東省老年人體協的關心支援下,在棗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棗莊市老年人體協勇於創新,銳意進取,在健身秧歌推廣普及方面成績顯著。棗莊市創編了全國第四套、第六套健身秧歌競賽規定套路;2009年,被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命名為首個“全國健身秧歌城市”;棗莊市舉辦過全國健身秧歌大賽、山東省第三屆老年人運動會健身秧歌(腰鼓)比賽,山東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健身秧歌比賽連續6年在棗莊舉辦。棗莊市老年人體協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授予全國健身秧歌(腰鼓)項目推廣貢獻獎,被山東省體育局授予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棗莊市的健身秧歌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先後在比利時,澳大利亞、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精彩亮相,受到了健身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健身秧歌活動越來越受健身愛好者的喜愛,鍛鍊人群不斷壯大,對基層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帶動示範效應明顯,産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健身秧歌已經成為棗莊市的一張城市名片。(文/鄭煒 圖/劉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