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走,讓我想起希臘神話中的“斯芬克斯之迷”:早晨四條腿走路,中午兩條腿走路,下午三條腿走路。俄狄浦斯回答説:“這是人。幼年手腳並用四肢爬行:成年後只用兩條腿走路;晚年年老體衰,拄著拐杖走路。”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羞愧墜崖而死。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對於持杖健走,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正常走路、散步、慢跑,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而這種一手拄一根手杖“四條腿走路”的方式又是怎樣的一種發明?這是否是人類步出密林成為萬物之靈後又一巨大進化創舉?對我而言,持杖健走猶如“斯芬克斯之迷”,這也是個難以理解的問題。
美國紐約大學的古人類學家伊麗莎白·溫德指出:“從進化角度來説,一隻原本適應樹上生活,因而擅長攀援的古猿首先選擇在地勢比較崎嶇的地區生活,並逐漸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平地上行走並最終適應平地上的兩足行走,要比直接從樹棲轉為平地兩足行走要容易一些。”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人類進化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首先是直立行走解放出雙手,為人類更好地使用和製造工具奠定了基礎,人體結構也相應調整改進,上肢運動的增多激發大腦不斷發育,後來語言産生,使古猿逐漸走出密林最終進化為人類。
行走的意義重大。行走是人類進化、命運轉折的關鍵要素。
縱使人類文明發展到了智慧時代的今天,“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依然是被人們推崇的健身養生寶典。
俗話就是實話,行走對人的好處顯而易見。經常走路能夠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肌耐氧量、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增強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如果結伴走路,彼此間相互交流、照顧,不僅能夠釋放壓力,還會減少抑鬱症的發生,也能減肥瘦身塑形。
但是長期走路也有壞處。長期走路會導致半月板過度磨損受傷,繼而出現關節疼痛和關節腫脹,嚴重的甚至出現骨關節炎。
人未老,走路拄杖,這一定是兩腿出了問題。還有爬山者,手持拐杖,也是一種減輕體重、保護雙膝的有效措施。那麼在平地裏行走健身,兩手持杖,是否會避免或減輕半月板磨損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個人猜想,這也許正是發明者的初心吧!
我上網搜到以下資料:持杖行走(英文名:Nordic Walking)起源於北歐芬蘭,由越野滑雪運動演變而來,是國際上發展最快的戶外有氧運動。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它在普通行走的基礎上通過兩支手杖動員上肢參與運動,實現全身鍛鍊(普通行走時身體70%的肌肉參與運動,持杖行走時身體90%參與運動),能量消耗(鍛鍊效果)比普通行走提高46%。同時減輕腰腿壓力,保護下肢關節。具有簡單、輕鬆、安全、鍛鍊效果高等特點和減脂、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和放鬆心情、減壓等功能,是健步走的升級版,被美國《運動醫學》雜誌評為“最接近完美的運動”。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于2013年正式成立了健步走活動推廣委員會。
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積極推動健步走運動,是在人們旺盛的健身需求的大背景下展開的,老百姓需要社會組織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服務,滿足人們體育健身的需求,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是大老體工作機制中覆蓋面最廣的老年體育社團,責無旁貸的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2023年6月10日,來自全國28個省市28支代表隊665名選手相聚著名的紅旗渠精神誕生地——河南林州,參加第四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持杖健走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特別的行走。
持杖健走——人類回到幼年時期的“四條腿走路”,這不僅僅是科學發現或者科技進步的體現,更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對大自然的情感皈依和美好依戀。
人類文明的産生,皆來自行走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