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音樂家穆拉特·謝力扎提(Murar Sherizat)的古典吉他專輯《Küy Guitar:三粒谷》即將出版。專輯中一首《沙漠駝鈴》,曾是八十年代新疆風靡一時的吉他名曲,人稱“新疆的《愛的羅曼史》”。
是的,區區一把木吉他,曾經改變了中國。在中國八十年代,那個萬物甦醒方興未艾的啟蒙時代,年輕人紛紛彈起吉他——從流行金曲,到古典金曲……
木吉他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也可以説改寫了當代中國音樂史。在中國當代樂壇,有這麼一個八十年代“原型故事”——很多音樂家都是由哥哥或年長一些的家族成員帶來了木吉他的啟蒙,尤其是少數民族音樂家:維吾爾族音樂家艾斯卡爾、哈薩克族音樂家馬木爾、彝族音樂家馬玉龍(聲音碎片樂隊詞曲、主唱),都是哥哥去大城市讀書,帶回來一把木吉他,從而為他們打開了現代音樂的大門。
穆拉特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姐夫。
穆拉特·謝力扎提(Murat Sherizat),哈薩克族作曲家,古典吉他和冬不拉演奏家,歌手。1982年,穆拉特讀初二的時候,奶奶給他買了一把木吉他,並要毛力提·沙海(Maulen Sakay)教穆拉特彈。奶奶第二年就過世了,是她將穆拉特引向了音樂之路。
毛力提教給穆拉特的第一首曲子就是《沙漠駝鈴》,當時很多人用六弦琴來彈這首曲子。據毛力提回憶,1979年他去喀什,喀什歌舞團有一把從蘇聯來的七弦琴,一位70歲左右的老演員用這把七弦琴教他彈了這曲子,毛力提認為這首曲子是從蘇聯傳來的。
《沙漠駝鈴》在八十年代新疆一度在吉他愛好者中風靡一時,當時號稱“新疆的《愛的羅曼史》”,但後來漸漸湮沒無聞。
2019年9月,在成都錄製古典吉他專輯時,穆拉特偶然提及這首曲子,本來他以為自己不記得怎麼彈了,但沒想到少年時代的記憶和情感保存得如此強大,三十多年沒彈了,指尖下還是水到渠成。而當他在毛力提面前重新彈起《沙漠駝鈴》時,教給他這首曲子的毛力提也已經忘記了如何演奏。
《沙漠駝鈴》或許自此得以重新流傳下去,成為一個新的起點。
回到穆拉特的吉他人生。1986年,穆拉特考上了西北民族學院的獸醫專業,只上了一年就因對專業沒興趣而退學,並立志深造吉他,為此奔赴北京,去尋找當時鼎鼎大名的吉他老師陳志。
陳志是中央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教授,中國第一所古典吉他學校的創辦者,也是那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吉他老師。1984年起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古典吉他每週一講”節目,連續重播十年。1993年起在中央電視臺主持“古典吉他技巧與表現”節目,每週三次向全國播放,由此成為獨一無二的古典吉他形象代言人。
但穆拉特到了北京才明白,吉他學習班只有三個月。有朋友建議他報考西安音樂學院,專心學習吉他和音樂。最終,他在1988年考上西安音樂學院作曲係。
在讀音樂學院的這段時間,穆拉特除了接受科班教育,也受到搖滾樂的極大影響。
1992年,穆拉特從西安音樂學院畢業,回到烏魯木齊,在新疆音像出版社當音樂編輯,同時創建了黑馬樂隊。
他擔任主唱兼吉他,主音吉他則是馬木爾。1994年,黑馬曾在烏魯木齊人民劇場舉辦音樂會,並在奎屯、奇臺、木壘等地巡迴演出,1995年年底解散。
2008年-2015年,穆拉特擔任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愛樂樂團首席吉他。隨後應邀在西安從事音樂創作。
2019年10月,穆拉特在成都錄製了古典吉他專輯《Küy Guitar:三粒谷》,這張專輯將於今秋在Modern Sky World Music廠牌出版。
如今的穆拉特,將自己的風格命名為——「Küy Guitar」。「Küy」是哈薩克器樂曲的統稱。漢譯「奎依」或「葵」,同時又有「能量」、「能力」之意。
穆拉特的古典吉他根植于哈薩克音樂傳統,是以哈薩克音樂的手法去激活古典吉他的創造。他一方面將一些冬不拉名曲和民間音樂改編為古典吉他曲,另一方面也創作了很多古典吉他曲。
《沙漠駝鈴》,難以確知這首曲子的作者和源流,很可能它是被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的演奏者,所逐步改編的。
絕望的前衛,命運的長旅。沙漠駝鈴,通過穆拉特手裏這把老吉他,重新回蕩在中亞細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