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榆中縣北部山區,一方充滿生機的熱土,先輩們辛勤耕耘書寫了振興農耕文化的篇章:當代人繼往開來,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勤勞樸實的北山人民,一路風塵,一路凱歌,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北山大地徐徐展開,催人奮進。

金秋糧滿倉,北山處處好“豐”景。廣袤田疇,碩果纍纍,大地以動人的畫卷來回饋農民一年的辛勤勞作,此刻,榆中北山正奏響豐收的歡歌。

走進榆中縣上花岔鄉,滿眼儘是豐收景,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採挖、裝車百合的繁忙景象,雪白的百合為秋日的田野增添了一抹亮色。

曾幾何時,榆中縣上花岔鄉山大溝深,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生活在這裡的農民飽嘗了“苦甲天下”的苦楚。近年來,上花岔鄉在各級領導的關懷與幫扶下,大力調整産業結構,以培養特色支柱産業為突破口,大面積種植百合,特色百合産業引發蝶變。

在上花岔鄉百祿村,村民張正元高舉的鋤頭落下,一個個白花花、圓潤飽滿的百合破土而出,他樂呵呵地説:“我們村原來種植傳統農業,小麥、馬鈴薯等。十種九無收,一年辛辛苦苦幹下來,落下個糊口飯。為了生計,我常年外出打工。近幾年來,家鄉大力發展百合,許多村民靠百合發家致富了,我看到了百合産業的發展前景,我又回到了家鄉。今年我種植百合三十多畝,收入達20多萬元,家裏四口人,一個孩子上研究生,現在不愁學費。全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張正元是上花岔鄉發展百合産業過上好日子的一個縮影。

上花岔鄉鄉長趙玉鵬告訴筆者,全鄉種植百合面積已達2.2萬畝,特色百合産業已成為上花岔鄉農民致富的拳頭産業。

在榆中縣園子鄉,退役軍人魏孔進正在他創辦的蒲進盛源百合種植專業合作社車間裏忙碌地收購百合。他告訴筆者,2018年,他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一家集百合標準化種植、銷售、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合作社。建成標準化百合保鮮庫6間,庫容總計3600噸,建成真空包裝生産線一條。百合生産基地400畝,年采收百合穩定超過60噸,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利潤總額超過70萬元。下一步,合作社將繼續按照全鄉百合産業發展規劃,引進百合幹、百合罐頭現代化生産線,全面豐富百合産品類型,積極探素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銷售新模式,為父老鄉親架起致富橋梁。

園子鄉柏木村支書魏萬興鄒著眉頭説:“百合産業改變了家鄉的貧窮面貌,過去我們村貧窮落後,小夥子找對象很難,現在通過百合産業,80%的家庭在城裏買了樓房,家家都有小轎車,一日三餐頓頓有肉,偶爾還吃個百合宴,現在生活好了,日子有盼頭了。

園子岔鄉鄉長許立源介紹,該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百合産業,探索出“1+1+N”百合全産業鏈發展模式。截止目前,該鄉種植百合5.3萬畝,年産值達1.5億元。下一步,園子鄉樹立“品牌産業”意識。對全鄉百合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購銷,逐漸探索“産地-消費者”的直銷模式,削減中間成本,規避系統風險,全面提高群眾收入,集中在“抓特色、建基地、強産業、創品牌”上下狠功夫出實招;樹立“品質産業”理念。嚴格抓好百合品質管控,引導群眾走“綠色生産”路線,在百合種植過程中多施農家肥、少施化肥、不施高殘留農藥、少施低殘留農藥,積極對接縣農業相關部門,做好百合用藥知識培訓、種植技術培訓、品質定期取檢等相關工作,通過百合聯盟與其會員簽訂各類承諾書,建立健全“品質管理”各項工作機制,多管齊下確保百合産業可持續發展。;樹立“富民産業”思想。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培育生産大戶,不斷提升百合科學管理水準。打造“百合之鄉”品牌。

崛起一個産業,惠澤一方百姓。走進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和平鎮的神果科技農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著力打造從種植到生産,再到銷售的百合全産業鏈企業。該公司已建成一萬多平方的凈化車間,是全國首家為蘭州百合量身定做的全自動智慧化生産線。該企業已通過研發生産精加工百合+産品,研發的百合産品銀耳百合羹、百合膏已推向了市場,良好的觀感和口感體驗讓廣大消費者讚不絕口。

有産業,就有希望。有收入,就能小康。經過多年發展,榆中縣北山百合産業鼓起了群眾錢袋子,百合致富增收的紅利吸引了大量外出青年返鄉務農,為鄉村振興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

榆中縣北山人民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大力種植百合特色産業伴隨著鄉村振興的鏗鏘腳步——踏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