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讓人感動一次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生活在感動之中。因常被感動感恩,所以內心總是杏林春暖,用草根精神成就自已的人生。出生於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陳儒教就是用精湛醫術和草根精神書寫了他“草根醫生”的傳奇。

“草根醫生”陳儒教創辦的醫院一角

在河池·環江工業園區裏,有一所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草根醫院”——環江復康醫院,陳儒教正是這所醫院的創辦者。他從一名普通村醫到創辦一所醫院,行醫20多年,他反哺家鄉、扶貧濟困的事跡傳遍了毛南山鄉。作為一名主治醫師,他醫術精湛、懸壺濟世;作為一名黨員,他行醫為民,初心不改。

立志從醫,鑽研醫術行醫為民

在九萬大山長大的陳儒教,從小自帶“草根”精神。像一棵小草一樣不斷展示他那種樸素而又不屈不撓的開拓進取精神。

陳儒教20多年來堅守初心的故事,要從他上中學時説起。上初中時,他在環江縣含香中學就讀,學校附近有一所衛生室。醫生每天都在這所簡陋的衛生室裏為周圍的村民和學生看病。老醫生對患者熱情細心,看病嚴謹認真,甚至不收取貧困患者的錢,他的高尚醫德深深感動了年少時的陳儒教。而人生中的一次痛苦經歷,使得陳儒教更加渴望成為一名醫生。當時的三美村交通不便,大大小小的村屯,散落在這片土地上,這裡缺醫少藥,鄉親們總是小病靠忍、大病靠扛。當時的農村很窮,鄉親生病,基本上請不到醫生。他親眼看到很多生病本來可以救治的鄉親,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從此,陳儒教立下誓言,要考衛生學校,要當一名為百姓身體健康護航的醫生。

1991年6月,他如願考入了河池衛校,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水源鎮三美村衛生室當起了村醫。在五年的“赤腳醫生”工作中,他經常拜訪毛南族、壯族、瑤族、苗族等民間醫師,靠真心、誠心、癡心贏得了師傅們的好感,民間醫師將醫術傾囊傳授給他,使他掌握很多祖傳秘方,圓了他夢寐以求的心願。

陳儒教向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專家請教

其實,誰也不願意做“草根”,誰都想做參天大樹。可是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要提高自已的醫技水準,在村衛生室是難以做到的。於是2000年1月,他又到金城江衛生院當醫師,虛心地向同事學習,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請教。他不怕苦不怕累,通過三年不斷學習鑽研,很快就能獨擋一面,並在河池城區開設了一間診所,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醫生,年少時的夢想終於實現。

草根精神的那種自強和堅韌根植在陳儒教的心中,務實和開拓又讓他回到了家鄉環江縣城開設環江城北社區衛生室,有了這個“自家”衛生室,鄉親們不管患了什麼病,都要先找他看,這也使得“初出茅廬”的他倍感壓力。“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焦慮,因為經驗不夠豐富,有些小病要花很長時間來看。”他回憶説。為此,他堅持學習新知識,到各級醫院進修學習,開闊視野,積累經驗。他考取廣西中醫學院臨床專業,畢業後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同時還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又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經過學習他的醫技水準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

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根總是“遇到土壤就生長,得到陽光就燦爛”。陳儒教也是一樣,在擁有環江城北社區衛生室的情況下,于2009年9月,又創辦了環江復康診所;2017年4月,創辦了環江復康醫院。2021年3月位於河池·環江工業園區的環江復康醫院住院部啟用,該醫院佔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逐步築起了他的“醫者仁心夢”。

開拓創新,讓黨旗在醫院飄揚

在陳儒教的努力下,環江復康診所的口碑越來越好,來看病的人逐漸增多。為了能更好地解決當地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他決定建立環江復康醫院。一開始,他在為資金的問題發愁,但是他二十幾年的行醫風格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援。在購買鋼筋、砂石等材料時,他多次到府向供貨方付款,老闆卻説:“相信你不會跑的,不著急,有錢了再給也行。”醫院在建期間,他為了節約成本,叫上自己的家人一起搬水泥和磚塊,在那段時間,他既是醫生,也是工人。“其實也沒做什麼,醫院不忙的時候,叫上自己的家人把貨車送來的水泥卸下來,把送來的磚堆好,能節約一點好一點。累是累了點,但想著能把醫院建起來就高興。”他有些激動地説。功夫不負有心人,環江復康醫院住院部工程在2020年12月順利竣工。

環江復康醫院用先進的醫療檢測設備為環衛工人體檢

新院區啟用後,他更加關注公益事業。2021年9月18日組織開展“為環衛工人送健康”活動,為環江縣近300名環衛工人免費做CT、DR、心電圖、B超等項目檢查;2021年11月18日,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活動,創新服務復退軍人的新路徑、新方法,又免費為環江全縣退役軍人體檢。據醫院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醫院內的100多名職工中,有不少是困難職工的子女,他們在醫院的工資收入最低的有3000元,最高的有6000多元。醫院救治的困難就醫者近百人,減免醫療費近10萬元。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援,在各級黨委、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醫院服務水準得到了提高、就醫環境得到了改善、醫療隊伍逐漸壯大,服務半徑也得到擴大。醫院的發展有力解決周圍不少農戶的務工問題,目前,醫院周邊開起了小超市、小餐館,有效助推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

讓黨旗在環江復康醫院高高飄揚是陳儒教一直以來的心願。1997年7月,陳儒教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2021年環江復康醫院黨支部成立,緊接著團支部和工會委員會相繼成立。在黨旗的引領下,全院幹部職工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陳儒教帶領著他的團隊,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努力提高醫療品質,明確醫院要以滿足百姓需求為發展的目標,充分調動每一位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醫院的快速健康發展。現在的環江復康醫院擁有現代化一流的設施,全院專家、醫生、護士、後勤工作者100多人,設有內科、外科、婦科、預防保健科、急診科、中醫科、康復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臨床科室,擁有目前先進的CT、DR、B超機、心電圖等設備。

規劃未來,讓老年人更有尊嚴

“我見證了它最初的模樣,和它一路共同成長,這其中的感情有多深厚,只有我自已知道。”幾十年付出,終於迎來開花結果,看著環江復康醫院逐漸發展壯大,陳儒教深有感觸地説。“希望醫院未來發展得更好、走得更穩健。”

看著嶄新的醫療大樓,潔凈的地面,還有導醫臺、諮詢臺、寬大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的基本藥物價格、醫院專家介紹、就診流程等一目了然。如今,環江復康醫院已逐步成為一家現代化的綜合醫院。目前,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為環江復康醫院技術協作醫院,通過協作醫院專家的“傳幫帶”,醫護人員的醫技水準得到了提高。通過加大醫療器械的投入,醫療設施不斷完善,醫療水準不斷提高,轉診率降低,醫院的口碑越來越好。

“醫院大樓修得再漂亮,醫生不行,還是不能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陳儒教説。為此,他對人才、技術、服務都想盡辦法給予提高。醫院加大對人才的引進力度,對現有醫護人員進行崗位培訓,並與公立醫療機構加強交流合作。

康復出院的鄉親給陳儒教贈送錦旗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在環江復康醫院門診部,到處挂滿錦旗和獎狀。鄉親們説,陳儒教醫師不但醫術好,人品更好。作為一名醫生,平日贈醫施藥,始終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作為一名醫院院長,有時他也做得瀟灑隨性:遇到病人沒錢,他一句話就把醫藥費免了。他深知鄉親們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微薄,於是專門做了一個賬本。這個賬本一記就是十幾年,有還錢的,也有不還錢的,他只顧記錄,也不催賬,後來乾脆把賬本燒了。村民韋某1996年就欠他1000多元醫藥費,一直挂在賬上。時隔25年的一天,他與韋某在街上偶遇,韋某向他詢問當年欠了多少錢,現在的她有能力還錢,可他早已把此事忘記。

對於醫院的未來,陳儒教説:“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新時代裏,年輕人的工作也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特別是當前農村的五保護,無子女戶及雙女戶以及空巢老人,他們在吃飯、購物、就醫等方面無人照料,傳統的分散養老方式已經無法解決當今社會老人的養老問題。”為此,醫院的發展要走醫養結合的模式,把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醫院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諮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為做好“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將籌辦環江復康養老院,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讓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快樂,實現醫院的整體跨越發展。

環江復康養老院將開設普通養老、中高檔養老、特需養老等病房,以滿足不同層次老人的養老需求。爭取把養老院辦成既能滿足老人隨時就醫的需求,又能為老人提供獨立幽靜利於養老的最佳場所。陳儒教反覆強調,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讓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是他一直以來不變的追求。

從少年時的一個決定,到開設一間診所,再到建立一所醫院和一所養老院。如今又讓黨旗在醫院高高飄揚,陳儒教的初心不變、牢記黨恩,他努力讓家鄉百姓看病不再難,他的辛勤付出,讓他的患者感動了一次又一次,他永遠生活在感動感恩和奉獻之中,他讓杏林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