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大豆的故鄉,也是最早研發生産豆製品的國家,大豆栽培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豆製品,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説法。

這種説法有道理嗎?慢性腎病患者真的不能吃豆製品嗎?為什麼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説法呢?

大豆屬於優質蛋白質

以往普遍以為,動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代謝廢物少;而大豆及豆製品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率低,代謝廢物多。

所以,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大豆及豆製品。然而,近年來研究表明,適量攝入豆製品反而有利於腎功能的恢復。

要弄清這個説法,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大豆和豆製品中蛋白質的營養學特點。大豆的蛋白質雖然屬於植物蛋白,但和穀類食物比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及必需氨基酸。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且賴氨酸含量較多,氨基酸模式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屬於優質蛋白質。

豆製品是由大豆類作為原料製作的發酵或非發酵食品如豆漿、豆腐、豆腐乾等,也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另外,大豆飽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含量高,富含纖維和各種有益的植物化學物,如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多肽。

大量蛋白質會加重慢性腎病患者的代謝負擔

蛋白質進入體內後會分解為肌酐、尿酸、尿素等代謝廢物,這些物質大都經腎臟排出。

慢性腎病患者,腎臟排泄能力有所降低,如果大量攝入蛋白質,代謝廢物在體內就會明顯增多,進而加重腎臟負擔。

採用低蛋白飲食後,肌酐、尿素氮等代謝廢物的産生明顯減少,腎功能下降速度顯著變慢。

但是過度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會導致營養不良,一方面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另一方面人體代謝又需要蛋白質,為了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攝入優質蛋白質。

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有什麼要求呢?

1.限制米、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將適量的奶類、蛋類或各種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2.可選用馬鈴薯、白薯、藕、荸薺、山藥、芋頭、南瓜等食物替代米麵及製品作主食。

3.儘量在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範圍內供給優質蛋白質,從而保證人體蛋白質代謝需要,減少組織蛋白質分解。

4.因病情需要限制鉀含量高的食品時,應慎重選用水果、馬鈴薯、馬鈴薯澱粉、蔬菜等。

5.患者食量較少時,可在飲食烹飪中增加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類以達到所需能量的攝入。

從以上可以看出,豆製品營養豐富,並且大豆中的蛋白質也是優質的,慢性腎病患者在堅持低優質蛋白質飲食的前提下,可以適量攝入豆製品。

文/馬博士健康團 郭凱威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