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福地醫養院

人美地靈人人愛

溫馨場景隨處見

散步聊天笑聲傳

綠色林蔭繞全院

百花爭艷香滿園

蔬菜瓜果長得歡

燕子也來把家安

延年益壽情懷滿

建院僅有整兩年

福祿天年美名傳

.........


花香盈盈,盛夏七月。

白銀市同馨醫養院綠樹成蔭、靜謐祥和。走進符忠玉老人的房間,80歲的她正飽含深情地朗誦著自己撰寫,歌頌醫養院的隨筆,她告訴記者前幾天剛舉行完“七.一”活動,為了給建黨七十週年活動助興創作的,説話間,眼角眉梢都是愉悅。

聽説有客人要來,老人早早就洗好了茶杯,燒好了熱水。

一進老人的房門,一股家的溫馨氣息撲面而來,清晨的朝陽直射進整齊乾淨房間,光彩熠熠,電視櫃上的飲水機亮著保溫的紅燈,旁邊的茶杯如同一對戀人,緊緊相依,枕邊放著一本書,有明顯時常翻閱的痕跡,被子對折鋪在床尾,格子被套的線條與對折線完全吻合,床頭櫃上有序排列著手機充電器等生活用品,靠墻的衣櫃把手在朝陽的折射下閃閃發光。

老人又是沏茶又是端水果,還從電視櫃下面拿出了孫子送來的餅乾,一再遞到客人手中説:“現在好吃的多,不要客氣,吃點”,説著和記者拉起了家常。


圖為符忠玉老人

“你們應該常轉轉,把我們在這裡的幸福晚年生活多看看,在這裡,我們住的很好,吃的很好,玩的很好”!説起自己如今生活的同馨醫養院,符忠玉老人一連用了三個“很好”,還把自己寫的許多關於醫養院的隨筆找出來讀給記者,略帶顫巍的聲音裏滲透著十足的底氣。她激動告訴記者,自己當了一輩子老師,沒上過舞臺,來到醫養院都登臺表演3次了,説到表演,老人樂得合不攏嘴,趕緊從手機裏找演出的照片給大家看,詳細的介紹著每張照片的時間節目內容,還時不時放大看看,一再問“效果還好吧?”。

同馨醫養院2018年7月1日成立老年黨支部,符忠玉老人擔任宣傳委員,一年時間裏,頻繁舉行黨章學習、固定黨日活動等黨員活動,為老人們的生活增加了諸多色彩。


圖為老人們建黨節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符忠玉老人也是老黨員了,她驕傲的説自己是在第一個教師節入的黨,距今34年黨齡了,自從來到同馨醫養院,黨員活動越發頻繁生動了。老人祖籍重慶人,1971年來到白銀,如今兒女都在外地,老伴去世,剛退休和兒女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兒女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老人自己在家,又是人生地不熟沒有朋友,所以感覺孤獨和兒女商量回到白銀。剛回來一個人在家住,因為有心絞痛的病史,在家兒女不放心,剛好在那時候,她的一個學生在第一人民醫院上班,告訴她同馨醫養院的情況,她就迅速過來了解了一下。用老人的話説,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

漂亮整齊的院落,規劃有致的樓宇,蜿蜒縈繞的長廊,生動活潑的花草,還有肥沃的菜園子......

符忠玉老人説,不光是這些看得見的美好,讓我們有幸福感的,最核心的是“愛”。

走在同馨醫養院,“愛”是一種氛圍,是工作人員口中親切的“爺爺”、“奶奶”,是電梯餐廳裏擺放整齊的小板凳、是廚師心裏每個老人的胃口、是整潔的樓道裏鮮艷的腳丫子標識、是雨雪天冒著熱氣送往房間的飯菜......

“有一次我心絞痛的老毛病犯了,工作人員馬上把我送到醫院,所有的手續她們一次性全部辦好,我只是聽醫生的話接受治療,恢復了以後她不讓我自己回去,安排專門的車來接我”,老人説,以前在家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她和一起的一個朋友住,年級和她差不多,生病把她送到醫院,她朋友去辦手續,半天辦不清楚,護士問有沒有年輕人,因為兒女都不在,所有沒辦法,好不容易把住院手續辦完,她倆都折騰的夠嗆,從那時候開始,讓她心裏有了深深的挫敗感,開始害怕一個人,尤其是生病,現在不僅生病有人管,平時都時常量血壓,做檢查,特別放心,在這裡很有安全感。


圖為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為同馨醫養院的老人們檢查身體

看著熱鬧的房間,屋內笑語盈盈,一位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爺爺走了進來,順著爺爺的方向,符忠玉老人指著門口扶著一位老人路過的工作人員説:你看,這個小姑娘都特別好,給失能老人定時洗澡,由於大小便失禁,一次洗澡的就大小便好幾次,她們從來不嫌棄老人臟,很認真的收拾完又洗。她感慨地説,自己的兒女也做不到啊,一點不耐煩和嫌棄的態度都沒有。

“孩子們真的特別優秀,而且大多是九零後,比我們孫子都小”,剛進門的爺爺就是霍鳳荷老人,今年80歲了,他邊説話邊坐在了凳子上,完全看不出來是80歲的狀態。

霍鳳荷老人聽大家聊醫養院的故事,情不自禁地參與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七一活動時自己寫的感言,和符忠玉老人來商議這周黨小組活動的事,原來他就是同馨醫養院老年黨支部書記。

“這周咱們學習黨章吧”

“要不放鬆一下看不紅色影片”?

一位黨支部書記和一位宣傳委員為此次黨小組活動主題討論的興高采烈,記者也跟著一起聊了起來。原來他們的黨支部從成立至今不僅一直在組織活動,並且組織的有聲有色,根據老人們的建議,有黨章學習,觀看電影、體操活動、紅歌活動等,老年黨員們在退休之際依舊生活在濃濃的支部情裏。

秉承著“老有所樂、養有尊嚴、醫有保障”的理念,無論從管理、服務還是醫療,都是從老人出發,服務於老人,一點一滴都是愛,一言一行都是情。霍鳳荷老人笑著説:“別説平時我們很熱愛這裡,就連過年我們都在這過,我都在這過了兩個春節了,孩子們叫著回家,相反,我把他們叫這來了”,老人驕傲地告訴記者,兒女們都在白銀市裏呢,他就是覺得醫養院很好,提前點好菜,大師傅會按功能表備好,孩子們來帶點酒什麼的,在食堂裏圍著圓桌一坐,一大家子也十個人左右呢,很熱鬧的吃個年夜飯,然後我就讓他們回去休息,自己就和老朋友們去下棋聊天,兒女怎麼動員都不回去,就在醫養院裏和大家一起共度春節。


圖為老人們的重陽節大合唱

萬家團圓的春節,在中國人心裏是要在家裏守歲的,而醫養院的老人們顯然把這裡當成了家,兒女們來到醫養院就像是回家了。

所有的感恩都源於付出,所有的愛都源於奉獻。談到為什麼老人們把這裡當成了家的時候,霍鳳荷老人深情的説,他老伴兒臥病在床,工作人員一般都是晚上查房好幾遍,看被子是否蓋好,有沒有什麼不舒服,需不需要喝水......雨雪天氣一般都把飯送到病房裏,兒女送來的吃的都管理的很好,按時送來給我們。

“我們自己的兒女做不到這樣啊”!老人説,都是小事,但是在醫養院,我們的小事,就是工作人員上班生活的全部,不光是他們,醫院的領導也是,老人們有時候想要出去買東西什麼的,門口打車有時不方便,我們黨支部討論,反饋給醫院領導,領導們很快就協調3路公交車延伸路線到了醫養院大門口,現在就方便多了,今年春天還安排專車帶我們去公園春遊,有專門的醫生護士陪著......


圖為同馨醫養院的老人們去金嶺公園組織春遊

採訪結束的時候快到午飯時間,兩位老人執意要請記者吃食堂的飯,用他們的話説,比外面的好吃、還安全放心。食堂的大師傅每天都會觀察老人吃飯的具體狀況做改進,一直堅持每天三餐不重樣,哪位老人吃的鹹的淡的、軟的硬的,都在他們心裏!

走出住宿樓,盛夏的陽光灑滿醫養院的角角落落,通往食堂的路上時不時會碰到戴著小白帽的護士們,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行動不便老人,如同攙扶著另一個自己。從他們身邊路過,除了耳邊傳來的説笑聲,還有那一個手臂和另一個手臂挽在一起,渾然天成的默契......(韓敏、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