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節,行走在貴州省遵義市田間地頭,一片片青椒長勢喜人。在當地,辣椒種植已有上百年曆史,是全國知名産區,素有“辣椒之都”美譽。

“以前山裏濕氣重,需要吃辣椒,所以農戶就自家種點。到1998年,政府成立臨時辣椒辦,開始作為一項産業來抓。”遵義市播州區辣椒辦副主任彭詩云説。在去年,僅播州區就完成辣椒基地建設45.66萬畝,種植農戶達到12.44萬戶,實現農民每人平均種椒收入3385元。

在二十多年的産業探索過程中,一道“考題”也始終縈繞在彭詩云和同事們腦海中:“城鎮化加劇,農民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辣椒又是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了解決無人種椒、誰來種椒的問題,市裏提出了‘職業椒農’培育計劃。”彭詩云説。

據了解,遵義市針對傳統煙農、轉産漁民以及返鄉農民工,圍繞適度規模經營,通過化肥地膜、土地流轉費補助等形式,加大培育種植5至30畝的“椒農”。銀行也推出“椒農E貸”,提供3000元至10萬元的金融貸款服務。

“在農村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我們也加大對貧困戶的辣椒種植技術培訓,力爭讓他們種上幾畝,真正使辣椒成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特色優勢主導産業。”彭詩云表示。

他介紹,播州區新民鎮龍豐村黃家灣村民組就是“職業椒農”培育的典型。數據顯示,此前該組以種植烤煙為主,2018年組裏47戶農戶有38戶種辣椒,種植面積504畝,種椒農戶戶均種植辣椒13畝多,戶均收入5萬多元。

今年,全組47戶有45戶種植辣椒,種植面積擴大為550畝,佔到全部耕地面積的92%。其中,貧困戶杜啟祥年年都種8畝以上的辣椒,供養兩個大學生、一個職校生,全家人的生活基本靠這一項收入。

“今年,我們繼續加大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將辣椒産業作為全鎮農業主導産業,大力推進辣椒優良品種選育、‘職業椒農’培育,努力把辣椒真正做成富民增收的好産業。”播州區新民鎮鎮長張莉説。

火紅的辣椒映照著火紅的生活。按照計劃,今年遵義市辣椒種植面積要達到235萬畝、實施辣椒“換種工程”12萬畝、培育“職業椒農”3萬戶。到目前,僅“職業椒農”一項就已落實45245戶,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