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體壇,孫楊毫無疑問是最具影響力的體育明星。同時,傅園慧、徐嘉余、劉湘等中國游泳選手也有很高的關注度,這使得中國游泳運動員的曝光率大增,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青少年、兒童學習游泳的願望。

不過,能夠成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運動員畢竟是鳳毛麟角,家庭究竟該以怎樣的態度去看待孩子參與游泳?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家庭在對待孩子參與體育運動的問題上很容易走兩個極端,要麼是不重視、沒要求,要麼是功利心太強——在游泳漸熱的背後,大多數中國家長仍然並不清楚體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究竟何在。

9月16日下午,以“重新定義青少年成長”為主題的2018渤銳體育節在北京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了近百名學習游泳的孩子,年齡從四五歲到十幾歲不等。游泳教練晁娜向記者表示,現在學游泳孩子越來越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孫楊等游泳明星的帶動,另一方面是年輕家長文化層次較高,對孩子參與體育運動更加重視。

小學員們的家長表示,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希望孩子擁有一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家長或主動或被動的帶孩子學游泳的主要原因。不過,家長們的共識是,無論孩子是否有游泳天賦,未來的游泳運動水準能達到多高的層次,都不會讓孩子放鬆學業。

黃海有一個12歲的女兒,小姑娘學習游泳已有4年時間,從最早逼著孩子去練游泳,到近一年,孩子已經開始主動“我要練”,孩子對游泳逐漸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這讓家長感到高興。但黃海並不希望孩子走傳統的專業運動員成長道路,他表示,在那種培養模式下,即便中國誕生了很多世界一流的運動員,但這些運動員失去的東西也很多,作為家長,他更希望孩子有一個各項素質全面發展、經歷更加豐富、視野更加廣闊的人生,而不是只會一項運動技能。

像黃海這樣不希望把孩子練成“運動機器”的中國家長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能夠認清體育對孩子人生價值的中國家長還是很少。

渤銳體育創始人、CEO余寧向記者表示,其實,現在所謂的“游泳熱”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因為游泳不但需要跟奧數、英語、鋼琴這些課外補習班“搶”孩子,還需要跟手遊、網遊“搶”孩子。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但壓在孩子肩上的學習任務並沒有減少,孩子受到的誘惑也更多。

余寧在加拿大旅居多年,他高度認同體育發達國家以體育塑造人生的理念,他的兒子余騰渤正在北京讀高中,去年以業餘運動員的身份獲得了參加全運會游泳比賽的資格。在兒子身上,余寧看到了中國孩子體育與學業兼得、體育塑造人生的可能性。但是余寧也在與諸多中國家長的交流中發現,中國家長對於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的態度很容易走兩個極端——大多數家長認為體育就是孩子業餘生活的一個調劑,起到的是增強體質、豐富生活的作用,很少有中國家長會像要求孩子學好數學、學好英語那樣要求孩子學好一兩項體育運動。除非孩子真的表現出運動天賦,否則家長對孩子學體育的態度就是“出出汗、玩得高興就可以,沒什麼要求”。這還導致國內青少年體育培訓出現了一個連帶的負面現象:善於忽悠家長的培訓機構太多,家長們因為不懂體育教育的意義,也就無法甄別出真正能夠秉持正確教育理念的體育培訓機構。另一個極端是,一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取得一定運動成績或是展現出一定的運動天賦後,又會過於追求孩子的運動成就,容易好高騖遠、拔苗助長,功利心太強。

加拿大理查蒙德急流游泳俱樂部的教學總監羅伯特·帕提弗向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表示,北美名牌大學無一例外地青睞體育好的學生,這揭示了體育塑造人生的意義。

練體育的學生,要比不練體育的學生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艱辛;要學會面對在比賽中遭遇的一次次失敗,並重新站起來;要能夠很好地進行個人時間管理,協調好學習與訓練的時間;要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因為即便是像游泳這樣的個人運動項目,每個人也都在游泳隊這樣一個集體裏;要有毅力和韌性,因為在運動的道路上,想要放棄的人遠多於能夠堅持下來的人……

羅伯特表示,除了上述的影響之外,體育對人的積極改變還有很多很多。所有這些體現在一個孩子身上,就是體育能夠很好地塑造了他的品質、精神、能力和價值觀。北美的名校都對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更加青睞,其實也是回答了一個問題:北美優秀大學最欣賞的,正是體育的教育價值在學生運動員身上的體現。

孫楊等中國游泳明星有著耀眼的運動成績,他們是無數孩子的偶像,但羅伯特表示,對於家長們來説,他們應該告訴孩子的,不是“你的未來應該怎樣怎樣,而是要想成為像孫楊那樣的人,你需要克服多少困難、付出多少努力”。(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