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節”的臨近,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市民們開始為自己的假期進行著籌劃。近日,這裡的人們得到一個好消息:再過兩個星期,在呼和浩特賽罕區的採摘園裏,市民們可以欣賞到長勢正旺的香蕉樹,採摘到新鮮的香蕉。在此之前,這在地處塞北的呼和浩特是聞所未聞的。

生長于熱帶亞熱帶的香蕉樹在塞北的極寒之地開花結果,當地是怎麼做到呢?搞清楚這個問題,不得不提該種植技術引進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員張培冬。

沒有什麼不可能

張培冬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直從事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然而同時,張培冬也是一個喜歡挑戰和嘗試新事物的“80後”。在從事了多年蔬菜種植後,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下,他的思想開始“不安分”起來。

2014年,憑藉多年的種植經驗和種植技術,張培冬成功應聘成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員。從那時起,除了自己種菜,他同時擔負起了為周邊菜農提供技術服務的任務。

“接觸了更多的農民,接受到更多的市場資訊之後,我的眼界也開闊了,逐漸體會到了‘創新’的真正含義。我發現,‘創新’不是某些領域的專利,農業要想發展好,更需要創新。”張培冬説。

多年的發展讓賽罕區有了較為雄厚的設施農業基礎。這裡擁有大量的、種類多樣的現代化設施農業大棚,另一方面。豐富的種植經驗和過硬的技術,也讓張培冬有了做出新嘗試的“底氣”。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培冬在自己的大棚裏招待了南方的幾位朋友,有人告訴他:你的大棚裏能種香蕉。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張培冬記住了這句話。

張培冬總結説:“其實種大棚,玩兒的就是一個溫度和濕度,這兩個東西玩兒好了,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可能。”

只考慮了幾天,張培冬説幹就幹,隻身去雲南尋找和引進香蕉樹種。

不打“無準備之仗”

張培冬是這樣一個人:看起來大大咧咧、風風火火,實則心細如發。這一點,從他的行動就可見一斑。

當家人朋友紛紛反對他這種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決定的時候,張培冬已經開始探索和自學香蕉的種植技術。

“將熱帶植物的種植技術引到我們這裡,絕不能照搬照抄,要總結出一套冷涼地區種植熱帶植物的技術,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需要用實踐來總結經驗。”張培東告訴記者。

首先,張培冬按照樹種的高度和地利要求,將自己的兩個用於種植香蕉的大棚進行了改造,實現了將熱帶植物搬進大棚的第一步。

2016年春天,在帶回兩棚香蕉樹種的同時,張培冬還從雲南帶回了詳細和完整的氣象資料、溫濕度數據,邊試種、邊參考。由於準備充分,張培冬大棚裏的香蕉樹很快紮根生長,一年之後開始開花。

張培冬回憶説:“試種的時候為什麼要拿出兩個大棚?因為經過學習和探索,我確定了兩套溫度濕度不同的種植方案,而哪套方案能成功,只有試過才知道。也就是説,這兩個大棚,至少有一個是肯定要失敗的。但是反過來想,這種方法是獲得成功、取得經驗的最快捷方法,我必須這麼做。”

事實證明,張培冬的思路是正確的。第一棚香蕉由於溫度過低而遭受凍害停止了生長,第二棚香蕉長勢旺盛。張培冬迅速作出判斷,將第一個大棚的棚溫進行了調整,實現了“亡羊補牢”。

將種植經驗推而廣之

走進張培冬的大棚,五米多高的香蕉樹果繁葉茂,置身其間,有種瞬間穿越到熱帶雨林的神奇感覺。

張培冬的香蕉熟了,黝黑的皮膚掩飾不住他內心豐收的喜悅。“改良土地、澆水、種植、除草、剪枝口,溫度要嚴格控制在25℃至35℃之間……”説起在大棚裏種香蕉,如今的張培冬顯然已經成了行家。

將香蕉種植引入塞北有什麼意義?張培冬告訴記者兩件事。首先,北方不産香蕉決定了北方人吃到的香蕉都是“放熟”而不是“長熟”的。也就是説,香蕉從原産地起運的時候都是綠色,而不是成熟的黃色。“長熟和放熟的香蕉,口感和營養是有很大區別的,我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北方人也能吃到新鮮、成熟的香蕉。”

其次,據張培冬總結,大棚香蕉具有成本低、産量高的發展優勢,效益十分可觀。“由於存在風險,大家都不願意做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作為科技特派員,我本身有這樣的責任。我用自己的成功試驗告訴大家,這個東西可以搞,而且肯定能搞好,這才是我最初做出決定的根本原因所在。”張培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