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端午節:北方流行射柳 唐至清婦女得回娘家

    其次,皇帝和百官之間也存在一種互相饋贈的關係,例如唐代宗在位的時候,各地節度使必須在五月初五之前把禮物送到宮廷,這些禮物包括金銀、絲綢、布匹、牲畜、鳥獸、各地土特産以及各種奢侈品,一般每個節度使的禮物都不能低於一百萬錢。

  • 【端午節挂艾草習俗由來的傳説】

    神仙答應了,他們就説好,只要在墻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屬於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所有。原來那天決鬥後,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景。

  • 【三閭大夫屈原的傳説】

    這是屈原在《離騷》中坦露的對於楚國和楚懷王充滿悲劇性的內心歷程。當時楚國只是危險,卻還沒有亡國,等到他寫《哀郢》時,楚懷王已經在秦國的羈留中死去,繼位的楚頃襄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 【“濤神”伍子胥與端午節的由來】

    伍子胥死後三年,吳國被越所滅,夫差掩面自殺,吳國百姓更加懷念國之柱石伍子胥。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起源於紀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據是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上説,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濤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謂“伍君”便是伍子胥。

  • 【宋朝人的端午風情:繁複而富有韻致】

    “符籙”,是將繒彩剪成小符兒,戴在頭上,插于鬢髻之上,所以又叫“釵頭符”。“五毒”是指蜈蚣、蚰蜒、蛇、蝎、草蟲之類,宋人認為,這“五毒”可以用以治療瘡癤,可以毒死其他害蟲,所以就將其剪裁成圖飾,佩帶在身上。菖蒲酒,可以延年,所以,宋人端午飲菖蒲酒,又叫“飲續”。

  • 【關於龍舟競渡的起源】

    如果是一家一戶,一村一寨送瘟神,自然也就不會再發生什麼故事,但如果家家戶戶、村村寨寨都送瘟神,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家或本村的瘟神送走,於是便出現了聲勢浩大的龍舟競渡的場面。

  • 【端午節與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週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據説,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將端午視作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咏,鳳化可還淳。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

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屈原塔

宋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乙卯重五詩

南宋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關於我們|刊登廣告|聯繫方式|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88828271 88828235  |  絲路中國·中國網運營機構:陜西推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路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