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中國首頁 | 往期專題

總第48期

文創變網紅:傳統文化走出冷宮逆襲上位

散發傳統文化氣息的故宮日曆、印有“個性話語”的折扇、以“禦花園彩石甬路”為主題的五彩耳釘……近來故宮博物院及其文創産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時間,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朋友圈曬一曬“來自故宮的禮物”,成為風尚。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産業之間究竟如何契合無間?兩者之間是因循、克隆、模倣?還是選擇、轉化、創造?

古為今用:移植文物的美感

在曬景、曬娃、曬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緣何走紅?“既富有時代氣息,有意思;也飽含歷史厚重感,有韻味。古典基礎上的點滴創新,鑄就了故宮文創産品‘活著的靈魂’。”一位網友的評價,道出了其中的因由。文物經久不息的美感是可以移植到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日常用品中,同時傳遞出創意與誠意的。倘若原封不動地把日曆、折扇搬到市場,即便有人青睞,恐怕也很難引一時風騷。相反,不管是與網際網路“聯姻”,還是接地氣的創意,正是在渠道和內容上的更進一步,才讓這些“高大上”的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單是故宮文創,還有很多形式的文化創意産品在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傳承著古老的傳統文化。

陜西歷史博物館開發的文創産品由傳統倣複製品類、工藝品類逐步轉為更貼近生活的實用型文創産品,現在所開發的“唐妞”“唐寶貝”“摩登仰韶”等系列文創産品漸漸被公眾所熟知。

去年國家博物館也來了個文創産品大爆發。國博的網店開張,推出一系列以國博館藏珍品為“模本”的文創産品。後母戊鼎冰箱貼、説唱俑橡皮、彩陶系列紙膠帶……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央視的文化類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及《客從何處來》,北京電視臺的文化真人秀《傳承者》等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熱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弘揚提供了平臺和渠道,也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喚醒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節,引發年輕人探究文化傳承的興趣,帶動了傳統文化的復興。

去年底,譚維維與“華陰老腔”合作歌曲《給你一點顏色》引發不少關注,也讓國家級非遺“華陰老腔”爆紅。搖滾樂與傳統民樂混搭出了別樣的味道,老藝人們對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堅守、傳承也令人動容。

此外,近年不少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中,古典文化元素出現頻率頗高,利用詩詞、書法等傳遞出濃厚的中國味,立意上可以跟文創産品媲美。如陜西師範大學用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已有九年,成為學校傳統,去年書法藝術家龐中華加入這一隊伍,他感慨道:“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我感到不孤獨。”

這些文化中的創意,呼喚出了隱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民族DNA,找到了曾經支撐民族文明向前走的、核心的、有價值的力量。

“拿來主義”:本土文化原創力去哪了

反觀當下,一些文化現象仍值得我們反思。比如,有的書籍,毫無創見不説,內容還東拼西湊,被人戲謔為“垃圾書”;有的綜藝節目,千篇一律地從國外引入相似模式,結果水土不服,觀眾不買賬;還有的電影,奉行“拿來主義”,劇情場景總是“借鑒”他人作品,屢陷抄襲漩渦,等等。

走遍大江南北,在文化習俗迥異、地理位置相距遙遠的不同景點,一些旅遊紀念品倒好像是從同一個生産線上下來的。像玉佩、佛珠、鑰匙扣這樣的小玩意兒,幾乎在每一個景區都可以看到。這些小紀念品要麼是簡單粗暴地印製上景區的圖案,要麼乾脆不能體現出任何所屬景區的特徵。“紀念品都是義烏造”,並非網友一句戲言。

最新播出的一期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被曝抄襲日本綜藝節目《交給嵐吧》,部分情節和《交給嵐吧》中環節幾乎一模一樣。對於抄襲指責,《天天向上》製片人沈欣不認同,將之歸類于借鑒。究竟是抄襲還是借鑒?要交給法律去評判,只能建議咱們的綜藝節目製作方,在能“借鑒”的前提下,也儘量別借鑒,多發揮本土原創力,讓節目好看起來。

正如美學家朱光潛的一個批評:“老是那樣四平八穩,沒有一點精彩,不是‘庸’就是‘俗’,雖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卻到老沒有進步……一穩就定,一定就一成不變,由熟以至於濫,至於滑。”從這個意義而言,文創的走紅,既是一種警醒,更是一種啟示。

不甘做“書櫥”:走出自己的路

其實,文化最忌炒冷飯,最講求創新創造。從寫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鑄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無不需要貫注創新之魂。清代畫家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勤學苦練,臨摹各家字帖,可總覺得自己進步不大,為此深感苦惱。他的妻子一語點破,“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猛然醒悟。此後,他力求創新,開創出了“板橋體”。“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會讓文化喪失活力;善於推陳出新,呼吸現代新鮮的“氧氣”,才能不斷讓文化的枝葉舒展,綻放新芽。

“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時候,我們慨嘆無法抵達新的彼岸,究其緣由,與其説是因為文化創新思緒乾涸,倒不如説是因為對自身挖掘得不夠透徹。要靜下心來,真正揣摩到本土受眾的需求,在形式更新的同時,更注重內容上的創新。《南史》曾載,宋文帝時有一位名為陸澄的學士,好學博覽,行、坐、食手不釋卷,時稱“碩學”,可其晚年想撰寫一部《宋書》,卻始終不成。原因在於,他書是讀了很多,卻一知半解。時人王儉戲稱:“陸公,書櫥也。”囫圇吞棗,難免思緒“短路”;甘做“書櫥”,何談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文化創新這條新路上,或許有絆腳的石頭,或許有擋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樣,一番披荊斬棘之後,我們必將發現一個更豐富、更精彩的世界。

出品:中國網絲路中國  責編:李姣  美編: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