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2期
近日,浙江衛視的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于杭州博物館內進行拍攝,在滿館珍貴的文物中完成“撕名牌”活動,引發眾多網友不滿並激烈討論。從節目畫面可以看到,戰國水晶杯等國家一級文物和一些珍貴館藏,都成了節目嘉賓奔跑、打鬧的背景。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文物看似沒有生命、沒有聲音,但是它們浸透了歷史的風雲,寄託著先人的情懷,充滿了生命的活力。當我們進入博物館的時候,我們通過對文物的瞻仰,與先人的生命接續了起來,在寧靜中實現了與歷史的對話、與先人的情感交流,這也是博物館所追求的文化目標。
那麼,對歷史文物持何種態度——是當作尋常物事還是視作“國之重寶”,是處置如敝屣還是敬畏之、捍衛之,是衡量一個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標準。對文物應存有敬畏之心,因為文物本身不是一個普通的老物件,更代表了它背後的文化、文明。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門面。一座座博物館像一顆顆明珠點綴在大街小巷,為觀眾講述著歷史和文化。不同於逛公園,參觀博物館不單純是為了娛樂放鬆心情,它是以一定的展覽為主題背景,通過觀看和接觸展品,對某一領域的知識作一定的了解,進而擴大視野增加個人文化修養。
博物館文化産品是服務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宣傳和推廣博物館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時又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的需要。因此,博物館文化産品的開發與經營必須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突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作用,體現博物館文化傳播的職責。博物館的文化産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是以向公眾傳播文化為目標的産品,它的開發必須與公眾豐富多樣的文化需求相結合,兼具博物館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近年來,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發展迅速,各地普遍建立了博物館,妥善地收藏和保管了一些珍貴的文物,並成為向大眾傳播歷史知識的一個重要場所。作為一個充滿人文底蘊和歷史積澱的國家公益性機構,博物館可以靠文化輸出盈利,無可指摘,但也要清凈自守,不要與商業越格來往。
博物館不是高高在上的廟堂,也需要走進大眾生活,但絕對不能嘩眾取寵,用娛樂的方式亮相。博物館吸引觀眾的方式有很多,如舉辦高水準的展覽,讓文物生動詮釋歷史,同時增加展覽的互動性,吸引觀眾的參與。博物館還可以利用自身資源開展社會教育活動,舉辦知識講座、博物館大課堂等,或是在室外進行與歷史文物相關的演出等,以此吸引觀眾才是正道,也更有持久性。
在文物知識的普及過程中,電視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於電視臺這樣的社會公器,應該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正確的輿論導向,而不是娛樂至上,將文化作為面具來掩飾金錢享有特權的真相。在一檔以娛樂為王的綜藝節目進入博物館後,對文物的敬畏就被娛樂所追求的熱鬧所替代,對歷史的敬畏感蕩然無存,這無疑構成了對博物館文化目標的一種破壞。在目前各地的博物館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區,比如將博物館當作一種休閒場所來看待。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一檔電視綜藝節目會理直氣壯地進入博物館,進行與博物館事業毫不相干的拍攝活動。作為一個受眾主要是青少年兒童的節目,不僅公然傳播在文物博物館打鬧、在博物館裏用閃光燈損害文物的行為,在被質疑和批評後又不出來及時道歉,可想而知這一系列“三觀不正”的做法,將給少年兒童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參觀博物館時,或許我們可以做到不大聲喧嘩,不抽煙,不隨便觸摸展品,但是大家最常犯的錯誤應該就是用閃光燈拍照,因為我們可能還沒意識到拍照到底能對文物有什麼破壞?其實,大部分的文物對光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纖維質地的文物,它上面的色彩對閃光燈裏的紫外線、紅外線非常敏感,會造成它纖維的斷裂和結構上的斷裂。久而久之,光線的累加會造成它色彩的褪色,甚至會使文物表面裂化,並造成它的發脆、發黃。所以,再也不要覺得給文物拍照事小了。
相對“跑男跑進博物館”,南韓的《running man》在博物館錄製時,撕名牌環節要求所有嘉賓在場館裏不能跑步,要競走。互撕的場地也儘量選在了場館大廳或者多媒體展示區這種損害不大的地方。而且節目裏多次用字幕提示了觀眾不能模倣。還有好萊塢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系列,讓很多大人和孩子愛上了博物館。可是電影導演肖恩·利維當時只獲得了拍攝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真實外景的許可,鋻於博物館收藏文物和藝術品的價值,利維根本不敢進去“造次”,而是在拍攝棚裏重建博物館。
現如今生活壓力大,追求娛樂天經地義。但是我們已經到了能把什麼都拿來娛樂的地步了嗎?在如今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在這個充斥著快餐文化、暴力美學、譏笑吐槽的浮躁社會,我們期待且應該保留一方凈土,能洗去我們周身急躁的氣息,沉澱我們躁動不安的靈魂。我們應該讓博物館繼續沉浸在肅穆與美好的光輝裏,不讓浮華熱鬧的空氣擠走最後的一絲寧靜。
出品:中國網絲路中國 責編:李姣 美編: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