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中國首頁 | 往期專題

總第35期

男子爭奪丐幫幫主被打死

“高薪”乞丐是否應當承擔社會責任

近日爆出一名乞丐為爭丐幫幫主被打死,監控錄影拍下圍毆畫面,實在令人咋舌。話説那天,青天白日,殺氣沖天。其中一人朗聲道:“幫主之爭,向以實力論英雄,今日就叫讓你瞧瞧我的厲害!”另一人也不甘示弱,朝兄弟們喊道:“來,把這廝打得屁滾尿流,看還敢不敢囂張。”於是你來我往,這方使出黯然銷魂掌,那夥接招奪命無影腳,隨即便聽見爛尾樓裏傳出嗷嗷叫聲。數月過後,爛尾樓裏散發出一股惡臭,一具發青屍體被世人發現。眾人焉不感嘆:區區一丐幫幫主之位,怎麼就引得眾乞兒拼個你死我活。

“打狗棍”為何如此吃香?

在武俠小説中,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每逢丐幫大會選幫主之際更是武林一大盛事,一些乞丐為了爭丐幫幫主之位鬥得你死我活。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乞丐拼死爭做丐幫幫主呢?

丐幫,自古以來,靠收“丐捐”為生。收“稅”時,丐首背著一個錢袋,帶著幾個小弟,挨家拿錢。納了丐捐的商家會得到一張“丐條”,其上有昭示合法性的“奉憲”二字。那些一時吝嗇,不肯出丐捐的人家,不久就要遭殃。到最後,就要付出比丐捐多得多的花費,打發這些不速之客。所以説,丐幫幫主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首先要服眾,就要看幫主有哪些真材實料。我們總以為乞丐可憐,無依無靠,沒吃沒穿,恰恰相反,有權有勢,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丐幫幫主了。

現如今,爭做丐幫幫主依然成風。20145月,北京朝陽法院審理一起“丐幫”案件。其中一位“幫主”張志國,利用QQ、微信等手段,將聾啞人騙至北京進行“愛心捐款”乞討,張志國説,他每日強行收取錢財,每年可獲利100多萬元,出行乘飛機坐頭等艙。這樣的“高收入”必然引得一些人“眼紅”。

“高薪乞丐”刺痛了誰的愛心?

乞討者,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近年來,職業乞丐的高收入現象卻能屢見報端,比如月收入過萬,隨身攜帶港澳通行證、護照,雇傭保姆、住星級賓館等等,讓普通大眾唏噓不已,大跌眼鏡。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互助友愛優良傳統的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思想已經深深根植于我們的頭腦當中。但不斷“站起來“的乞丐們嚴重透支了人們的愛心,他們和”扶不起“的老人、”不要命的碰瓷男“一樣,共同成為社會的毒瘤,破壞著社會的誠信,考驗著人們本就脆弱的公德心。

當人們的愛心一次次成為了匯往某個不起眼的村莊的不義之財,變成小洋樓、小車,還有美滋滋的生活時,一部分人的無恥似乎到了不加遮掩、遊戲人間甚至洋洋自得的地步,只在網上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看客。

但在一片喊打喊殺聲過後,哪怕再失去理智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常規的手段對他們基本上無效的。不管你毀之貶之、打之罵之,他們都會在每一個清晨準時地出現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公交車站上,地鐵口,人行天橋上,在你沐浴著城市之光、享受著一天最美好的光陰時,把一個破破爛爛的臟碗伸到你的面前,你想鄙夷?你想譴責?你想唾罵?算了吧,就算在在城市裏受盡白眼,他們依然可以在家鄉、在富麗堂皇的小洋樓面前找回尊嚴。

所以,有些事不是光憑熱情可以解決的,職業乞丐大概就屬於這一類。但也許我們可以尋找另一種解決方式,作為乞丐,是不是也應該履行社會責任?假如乞丐除了伸手要錢外也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你是否還會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毒瘤”呢?


乞丐是否應該履行社會義務?

職業乞丐,並不是現代産物,早在中國古代,就有這樣的群體存在。只不過那時的他們並不是排在“下九流”最末位置的社會角色,因為他們或多或少承擔著社會義務。

中國古代——乞丐也是“入殮師”

宋元時代的丐頭和乞丐,都會擔負著地方上死人的入殮工作。因為古人把這種事看作是一宗“骯髒”的職業,所以多數人都不肯去做。在小説《水滸傳》中,武大郎被潘金蓮毒死後,就是由丐頭何九叔帶著乞丐將其入殮下葬的。

職業乞丐也不是中國的專利,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相比國內的乞丐月入過萬,吃炸雞喝啤酒之類的,國外的也不遜色,據悉,08年經濟危機以後,歐洲的乞丐數量大增,甚至出現了“中産乞丐”、“兼職乞丐”等階層。當然,如何治理乞丐,各國都有各國的鮮招。

美國——“幫堵”策略,雙管齊下

對於解決流浪漢的問題,美國政府採用的是“幫堵”策略。幫,就是先幫助這些流浪漢,解決一些他們面臨的現實困難;堵,就是有些地方限制流浪漢行乞。2008年,聯邦預算中專門預留了44億美元用於幫助流浪漢,實施救助流浪漢的“十年計劃”。這些資金重點放在為流浪漢提供可負擔的長期住所上,而不是臨時性的收容所。因為,根據美國官方的跨機構流浪者委員會統計,在美國的流浪漢中,其中只有10%至20%屬於長期流浪漢,其他大部分人都是短期流浪漢。

德國—幫助救濟者維持體面生活

德國的社會救濟幫助每一位需要救濟者能維持體面的生活。按照德國社會救濟方面的法規規定,任何公民如面臨不依靠外來幫助而個人無法解決的困難時,都有資格得到救助。社會救助包括日常生活救助和特殊情況救助(如喪失勞動能力、生病、年老等情況)兩類,具體形式有:人員救助、現金救助和實物救助。負責社會救助的福利辦公室在綜合考慮申請者的個人情況、財力狀況、家庭狀況及是否曾向其他福利基金申請救助等因素後,確定合適的救助方式。

英國——收入限定性補助

英國社會救助制度歷史發展過程漫長,立法頻繁,曲折多變,充滿爭議。英國的社會救助也稱收入限定性補助,是對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無法維持生活的家庭給予的一種最低生活保障補助。主要項目有:基本收入維持、付所得稅、住房補助和社會基金。社會救助屬無條件幫助,是人權保障的具體內容。在英國,政府保證社會救助所需的資金,但由志願者組織承擔服務的具體事務,這樣,既提高了救助的效率,又保證了公平。

 誠然,乞丐是社會群體的一部分,在享受“高薪”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社會義務對於個人而言是不可推卸和必須服從的。乞丐作為人群的一部分,也應當如此。國家可以予以他們技能和知識,但同時也要懂得回饋國家,既然佔據著社會的一席之地,就不能浪費這一份資源,要為這一席之地做一份貢獻。

出品:中國網絲路中國  責編:束凱華  美編: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