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31期
帝吧出征FB ——“網路聖戰”下的“萌”交流
帝吧出征FB ——“網路聖戰”下的“萌”交流
1月20日晚,帝吧出征FB打擊“台獨”成為一件網路熱事,微網志、微信、朋友圈,各種關心時政的群裏都有網友討論這件事。曾經多次引發“聖戰”的帝吧這次出征臉書,在各台獨頁面下留言,表達中國大陸網友的態度。而所謂的“聖戰”,雖然開始劍拔弩張,卻也“不打不相識”,“網路聖戰” 經過兩三天發酵下來,儼然已經變成意外歡樂的“兩岸網路交流”,大家彼此用“陸陸”與“灣灣”相稱,統獨的話題也迅速沒了熱度,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好奇——而且大多是由台灣鄉民提出的。而會有這麼多的疑問,是因為不了解,也是因為少有機會能真正直接地去面對與了解對方。
這就是一場“網路大戰”所牽引出的兩岸網民間的真實交流。這些網民的共同特點是年輕,很多加入“帝吧”相關臉書群組的台灣年輕鄉民,在真實生活中從沒和大陸人打過交道,他們對大陸的理解和看法,來自國民黨、來自民進黨、來自過往的教育、來自網路,但都不是來自對岸的同齡人親口去講。而更重要的是,台灣年輕人也好,大陸年輕人也好,年輕人在網路上和在生活現實裏最關心的都根本不是政治,而是生活本身,是衣食住行,是好吃的好玩的,是自由行攻略、彼此的熱播劇集、網路潮語、各種有趣的梗和交換表情包,而根本就不是什麼兩岸到底會不會打起來。
這次“網路聖戰”的“萌結尾”讓我們認識到互相了解與溝通是一切的前提,貼吧本就是因為興趣而聚集起來的一批人,移動網際網路給這種既非熟人也非陌生人之間的社交帶來全新的機遇,興趣相投的年輕一代可以借此平臺自發做出公益性貢獻,“陸陸”和“灣灣”便是最好的印證。
兩岸的老人們談國共歷史情仇家恨,中年人們談經濟談生意談投資,而年輕人們“短兵相見”時會去談的,其實總會回歸日常生活,因為只有生活是真實的,生活的生猛與活潑,足以把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彼此,帶進同一個可以對話和溝通的語境之下。而從對方生活、居住的社會去激發互相了解的想望,也是最溫和、最能被彼此接受的開始。
所以不必急於權衡帝吧出征會給兩岸和平大局帶來什麼影響,也沒必要對年輕人的網路喧嘩上綱上線。他們就是去對岸“玩”了一把,在玩的過程中,檢驗了自己的自信與力量,但也更有個性,愛憎分明,更願意表達,捍衛權利。這種“原力”源於整個國力的上升,也源於社會的日漸開放。這種“覺醒”一方面是對國家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個體權利的覺醒,他們會用“遠征”的方式表達愛國情感,提出自己的訴求。這是年輕宅一代當中的愛國群體對自我力量的一次閱兵。在主流意識形態與自由派力量對網路世界的拉鋸與構建中,“宅”一代正在以自己的主體意識,用自己的語氣與表情,在政府默許而大V不屑注意的背面,走出一條路,為中國人的單一世界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他們更願意用娛樂的方式表達樸素的愛國情懷,用平等輕鬆的心態對視世界。
從“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到“帝吧下鄉,愛傳四方”的口號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當代中國青年滿懷自信、威風凜凜、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勝似閒庭信步的浪漫情懷。“帝吧”唯一對外發言人“褲衩”説:“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在兩岸青年同胞中搭建兩岸青年友好交流的平臺,友好文明、和諧包容地促進兩岸青年同胞之間的交流發展,分享彼此的快樂。”
互相了解與溝通是一切的前提。引用一位“灣灣”在“帝吧中央集團軍”臉書群組內的發言,大概也能代表部分台灣鄉民的心聲:“獨立統一我們談不上,做好國民交流,互相了解才是我們唯一做得到的。”
Facebook自2009年以來一直被中國遮罩,由於相關政策法律的原因,中國大陸用戶無法正常登陸Facebook。究其根由,除政治因素外,還有Facebook日益濃烈的色情暴力等元素。從這一方面説,Facebook遭禁對我們國內青少年的發展是有益的。尤其是青少年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識別潛在危險因素的系統和模式,政府自動過濾社交媒介,為青少年創造健康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從而培養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增強心理防禦能力,降低媒介暴力的負面影響 。
但同時,中國一直以來以世界最大最複雜的英特網過濾系統運營者為名,也就是所謂的防火牆。這也有益地刺激了中國網民為同外界交流尋求了另外一種媒介——百度貼吧,這裡面有貼吧網友的集體無意識狂歡行為,也有組織的非盈利集體娛樂行為,百度貼吧以獨有的形式打破藩籬,輸出文化,直接參與到全球化時代的各種跨境事件和熱鬧中去。此次“帝吧出征FB”事件,百度貼吧和臉書為兩岸青年同胞中搭建兩岸青年友好交流的平臺,分享了彼此的快樂,感受到一家兩兄弟般的溫暖。
出品:中國網絲路中國 責編:李姣 美編: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