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事件

老弄堂舊改:望見“太陽”,照見陽光

站在瑞虹路10號弄堂主幹道上,一眼便能望到虹口區地標性商場“太陽宮”,馬路對面即是瑞虹新城;而回頭看弄堂內,卻是一番“鴿籠”遍地、手拎馬桶的景象。

這裡是虹口143街坊,虹口區嘉興路街道最後的二級舊裏。昨天,隨著該地塊舊改徵收二輪徵詢簽約比率達到99.09%,意味著嘉興路街道最後一場零星舊改高比例生效,也意味著虹口區成功啟動今年首個零星舊改。

“這是我參與過的時間最長的舊改徵收工作,靠的是把群眾工作貫徹到底。”在嘉興路街道舊改一線奮鬥了20多年的“老將”呂學斌坦言,143街坊從2022年8月開始收集居民房籍戶籍資料,到此次舊改高比例生效,歷時近兩年。這期間,居民心態起起伏伏。通過黨建引領,群眾實現了從“站著看”到“跟著幹”再到“自己管”的轉變,在自治共治中,爭取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援。

這條能望見“太陽”的老弄堂,終於照見了舊改的陽光。

“幾起幾落”,最終水到渠成

由於近兩年北橫通道、市政道路建設等規劃調整,143街坊隨之調整舊改範圍等,其間又遇上資金籌措等難題,波折不斷。

“幾起幾落。”回想過去一年多的心路歷程,143街坊居民張培誼這樣形容。在這個老弄堂裏,大多數住戶數十年過著煤衛合用甚至“倒馬桶”的日子,舊改意願強烈。2021年,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收官,居民們一度以為沒機會了。到了2022年,143街坊與毗鄰的140街坊同時啟動零星舊改預徵詢,居民們心裏又燃起了希望。沒想到,去年,後啟動的瑞康裏城市更新項目率先生效;到了年底,同步啟動的140街坊也完成舊改徵收,“對我們,就像落空了兩趟”。直到今年年初,143街坊啟動一輪徵詢,居民懸著的心又放了下來。

張培誼坦言,這一年多的等待,“煎熬但不焦慮”。一方面,近年來上海舊改政策更公開透明,舊改流程更規範嚴謹,“舊改公開透明”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143街坊所在的嘉興路街道舊改分指揮部、臨平居民區黨總支、岳州居民區黨總支以及負責此次徵收的虹口區第二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工作人員,都會在各個節點前後主動與居民聯繫溝通,及時根據居民新關注新訴求,向大家説明情況、安撫情緒。

在居民于永芳看來,舊改徵收過程雖長,但充滿溫情。譬如,臨平居民區黨總支書記、95後選調生程懷遠發揮所長製作了一款電腦小程式,居民只需將房屋評估單價、認定建築面積、基地居住房屋評估均價等資訊輸入,就能顯示出房屋補償細賬,讓大家一目了然。不久前,幾名原虹鎮老街居民還受邀為143街坊作畫,街道還組織攝影師為居民拍全家福、向居民徵集老物件等,讓大家在奔向新生活之際,更好地留住街坊記憶。

各展所長,發動群眾做通群眾工作

這幾天,找143街坊居民志願者顧桂平“求助”的電話響個不停。顧桂平人稱“大平阿姨”,從出生起在這裡生活了60多年,熱心又仗義的她,在弄堂裏是個“能擺話”的人,大家碰到事兒了常找她幫忙。

“發動群眾做群眾工作,在這次舊改徵收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呂學斌説,143街坊共有居民440證,其中86.36%為自建私房,且絕大多數為共有産權房,家庭矛盾突出。舊改工作人員、社區幹部除了向居民釋法説理,還培育、爭取了一批弄堂裏的“話事人”成為志願者。這些“熟面孔”憑著對鄰里鄰居情況的了解,往往能“一擊即中”地調解矛盾,助力更多家庭捧回“大蛋糕”。這些人裏,“大平阿姨”就是典型。

在“大平阿姨”家,留著一塊貼著“均衡實物安置補貼沒有”大幅字條的泡沫板。原來,“大平阿姨”的兒子小朱是律師,也是143街坊房屋徵收與補償方案聽證會的居民代表。經過與周邊其他地塊徵收方案的逐條對比,小朱發現最初的補償方案裏少了“均衡實物安置補貼”一項。於是,在聽證會現場,他分析了143街坊居民的現實情況,特別是與周邊140街坊具有高度相似性,提出增加“均衡實物安置補貼”。而“大平阿姨”也在兒子陳述時,適時舉起這塊牌子,加深與會者的印象。最終在新的補償方案中,增加了這部分補貼,為自己和居民爭得了利益。

“有陽光,就一定能在風雨之後見到彩虹。”離開弄堂前,只見“大平阿姨”又接起了“求助電話”,“我們現在不就照到舊改陽光了嗎?調整好心態,好日子還長著呢!”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老弄堂舊改:望見“太陽”,照見陽光)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