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研究發現東北黑土最初由風力搬運而來

記者3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東北黑土區開展了大範圍的野外調查和樣品採集工作。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採集的黑土樣品發現,黑土物質最初都是由風力搬運而來。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Catena》。

黑土是世界公認的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東北黑土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然而,在人類活動影響加劇的背景下,東北黑土正受到侵蝕的嚴重威脅。“厘清東北黑土的成因及其沉積背景,將有助於針對性開展東北黑土地的侵蝕防治工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石嶺説。

此次,科研人員對採集到的東北黑土及下伏沉積物樣品進行了粒度分析與光釋光測試,以探討東北黑土的成因和沉積背景。粒度分佈結果顯示,位於東北西部的黑土與黃土高原北部砂黃土類似,表現出典型的風成特徵;位於東北東部的黑土與沖積平原上的次生黃土類似,具有後期水力改造的特徵。同時,黑土平均中值粒徑以及砂含量結果顯示,東北黑土自西向東粒度整體由粗變細,其空間分異方向與東北地區塵暴季節的風向完全一致。

“我們認為,儘管東部黑土存在局地的水力改造,但是並沒有改變大範圍內粒度的空間分異格局,黑土物質最初都是由風力搬運而來的。”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張師豪説。

年代學研究顯示,東北黑土主要形成于距今約1萬年以來的全新世,而其下伏沉積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且年齡分佈範圍較寬(距今1.2萬年—6.5萬年)。“該結果意味著,在末次冰期,東北黑土區的地貌條件並不穩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蝕。這可能與冰期增強的風蝕以及周邊山嶽冰川融水導致的水蝕密切相關。全新世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發育,使得風塵物質得以保存併發育為富含有機質的黑土。”張師豪解釋。

楊石嶺表示,這項研究對東北黑土地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考慮到植被對於風塵物質堆積和土壤發育的重要性,適當的植被恢復將有利於黑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研究發現東北黑土最初由風力搬運而來)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