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進課堂 藥香潤校園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設特色課程、開闢百草園、組織學生社團……近年來,陜西省將中醫藥文化傳播進校園作為全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抓不懈,取得顯著成效。
新年伊始,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公佈首批中醫藥文化傳播示範學校名單,全省有10所學校被認定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示範學校。
近日,記者走進這些學校,深切感受中醫藥文化傳播進校園的內涵意義,體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醫藥文化教育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的巨大變化。
把中醫藥文化融入孩子的健康成長
2020年起,陜西省圍繞“活動、場所、産品、品牌”四大核心,著力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切實做到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産業、文化”六位一體齊頭並進。
2021年,省中醫藥管理局將校園中醫藥文化傳播列為專項加以推進。經過3年建設,該項目已實現全省107個縣(市、區)全覆蓋。
洗梨子,切銀耳,熬梨湯……1月15日,在延安市宜川縣第七幼兒園的食育課堂上,孩子們正圍著桌子熬製冰糖雪梨。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分工有序,有的洗梨、銀耳、枸杞,有的切梨、剪銀耳、去棗核,認真地參與到活動中。
作為首批陜西省中醫藥文化傳播示範學校中唯一的一所學前教育學校,延安市宜川縣第七幼兒園堅持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幼兒保教活動中,通過德育傳承、勞動教育、美育浸潤3個方面開展活動,以文化傳承、審美能力提升、動手能力發展3條線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我們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接受程度,打造了恰當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模式,幫助兒童在學齡前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健康意識。”延安市宜川縣第七幼兒園園長陳敏恬告訴記者,幼兒園將中醫藥文化滲透到各類活動中,建設了本草綱目園、中醫體驗館、食育廚房等特色區域,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中草藥種植、中醫就診,感受藥食同源的健康飲食方式。
食育活動在該幼兒園長期進行。在食育廚房裏,幼兒園開設了適宜、系統的食育課程,借助中醫養生理念,巧妙地利用食材設計科學的營養膳食,營造以食養身、以玩促教的良好氛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飲食健康在孩子生長髮育階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活動時,孩子們都樂在其中。家長對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關注度非常高,而且非常認可。”陳敏恬説。
在中醫藥特色課程中激發認知興趣
“原來,中醫藥這麼有趣。”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學學生上完“小神農”中醫藥特色課後,紛紛表示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在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陜西省中醫醫院和西安市中醫醫院的支援下,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學研發了特色校本課程“小神農”中醫藥文化課程,構建了一至六年級中醫藥特色課程教學框架,由淺入深,讓學生多維度體會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課程開發上,我們充分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選取通俗易懂的內容,將知識學習、實踐體驗、活動參與相結合,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習了解中醫藥知識,樹立健康生活理念。”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學校長陳娟説。
在校園裏,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中醫藥課程,例如製作中藥香囊、草本皂,給植物拓印等,讓學生在浸潤式教學中,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在校園外,學校組織學生赴西安市植物園、西安市中醫醫院等地開展“小神農”中醫藥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孩子們的眼界。
為了拓展完善“小神農”中醫藥文化課程建設,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學還建設了與之配套的校內文化教育場館——“小神農”中醫堂,建設了中醫文化長廊,設置了中草藥種植區,通過開展中醫藥文化講座、改編少兒五禽操、編排以中醫藥文化為內容的戲劇等活動,持續推進中醫藥文化特色教學。該校原創戲劇《三月和四月茵陳的秘密》獲得2022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舞臺劇類優秀作品。
“學生們‘零距離’體驗中醫藥文化,不但有利於全面成長,而且增進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同。”陳娟説。
將中醫藥文化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2023年5月24日,西安高新區第七初級中學建設的中草藥勞動實踐基地粹園正式開園,以“傳承中醫藥文化 弘揚勞動精神”為宗旨,積極探索“三個課堂”融合的教學模式。
粹園裏種植了知母、射乾等20余種中藥材。學生通過在粹園裏認識中草藥,以及參與中草藥種植、管理、收穫,加深了對中醫藥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培養了勞動實踐能力。粹園被西安植物園授予“青少年科教示範基地”稱號。
煨制、煮制、炙制、煅制、蒸制與炒制是中草藥常見的炮製方法,也是同學們在粹園種植的20余種中草藥的主要炮製方法。該校開設了專門的中草藥炮製課,教授學生相關技能。記者看到,在該校的中草藥炮製間和草藥堂內,學生們通過采收、清洗、晾曬、蒸制、煮制與炒制等工序,一步步完成中草藥的切片與研磨。其認真精細程度一點不亞於專業人士。
“學校還計劃與陜西中醫藥大學合作,以‘專家進校園’的形式,開展興趣引領式指導。”西安高新區第七初級中學執行校長雒萍説。
近年來,隨著健康觀念的不斷變化,中醫藥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認可,將其引入校園具有深遠的意義。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不只是教學生簡單的中醫藥小知識,更多的是向他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雒萍介紹,“學校通過開設中醫藥文化課,依託校本教材《中醫藥文化知識(中學版)》,從中醫藥的淵源、中藥的種類、中醫的診療方法、中醫的養生知識等方面,帶領學生系統地探索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除此之外,該校還將中醫藥文化與課程教育、藝體教育相結合,帶領學生製作防流感香囊、自編自演微電影《傳承》、編排以中草藥種植園為主題的舞蹈《春耕》等,通過豐富的校園實踐活動,將中醫藥文化全面深刻地浸潤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記者了解到,陜西各地學校積極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將中醫藥文化與常規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成為廣泛共識,在落實“五育”等教育相關政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提升了學生多方面能力,增強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中醫藥文化通過“小手拉大手”,傳遞到家庭和更廣闊的社會範圍。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醫進課堂 藥香潤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