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數字化賦能 “燈塔工廠”照亮家電製造

在全球“燈塔工廠”中,中國以50家的數量持續排名第一,其中12家是家電企業,家電行業成為入選數量最多的行業;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75萬億元,仍是世界家電第一産銷大國;同年,50家家電上市公司研發總投入超過418億元,智慧化技術應用水準處於全球第一陣營……

作為傳統優勢産業,近年來,家電企業紛紛加大自動化、數字化投入,積極推進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智慧技術與傳統家電製造業深度融合,踏上由“製造”到“智造”的升級之路。

滴答滴答……短短20秒內,記者看到,一塊鋼板完成裁切、衝孔、焊接、漲型、翻邊、壓型、檢測等十幾個工序,變身為一個洗衣機內筒。一天時間內,自動化的生産線不停“吃進去”一卷卷鋼板和各種原材料,“吐出來”一台臺洗衣機走向終端市場和用戶家庭。

這不是變魔術,而是家電産業“智造”變身的真實生産場景。在海爾位於天津的“燈塔工廠”裏,這一幕不停上演。內筒是洗衣機的核心部件,工廠裏的內筒模組生産線是全球首條5G互聯內筒模組線。不銹鋼料卷自動傳輸進入衝床,經過6次衝壓,打下3000余個大小僅為2mm的排水孔。緊接著,先進的鐳射焊接技術將鋼板兩端“焊死”在一起,變板為桶。

説它“焊死”,是因為焊縫強度甚至超過母材強度。“這樣的焊接強度之下,內筒轉速由800轉/分鐘提升到1600轉/分鐘,讓用戶得到最佳的脫水幹衣體驗,又減少了大孔徑可能給衣物帶來的損傷。”海爾天津洗衣機互聯工廠資訊化負責人陳勇對記者説。

同一時間,經歷神奇變身旅程的還有洗衣機的“門面”——外殼,同樣是自鋼板料捲進入生産線便由機械臂操作,送到各個生産節點,完成從衝壓、折彎、鉚接再到噴粉等各個工序,而外殼的生産時間又快了2秒。

“雖然各零部件的生産節拍不一樣,但它們卻能完美地在生産線上‘相遇’,這要歸功於數字化立體物流配送體系。”陳勇説,這個物流系統的聰明之處在於,它能夠根據總裝預先規劃的周訂單進行分解,提前創建日訂單計劃並排序,系統根據排序訂單自動將所需物料提前送至工序線邊。每個工序在物流系統中設置了一定量的暫存區,系統會提前調度,保障生産的連續性,讓洗衣機保質保量地走下生産線、走進千家萬戶。

海爾天津“燈塔工廠”是家電行業製造流程越來越“聰明”、實現提質增效的代表之一。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日前撰文稱,最近5年,家電企業紛紛加大自動化、數字化投入,積極推進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智慧技術與傳統家電製造業深度融合,智慧製造水準顯著提高,助力企業全方位提質增效,大大提升供需適配能力。

姜風指出,目前中國家電龍頭企業的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在全球居領先水準。截至2023年1月,全球各行業評選了10批共132家智慧製造“燈塔工廠”、10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家電相關企業有20家,其中12家是中國家電企業,包括海爾6家智慧製造“燈塔工廠”、1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和美的5家智慧製造“燈塔工廠”。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窺見,中國家電智慧製造水準已處於全球領先水準。也正是在包括“燈塔工廠”在內的一批優秀家電企業的帶動下,中國持續多年保持世界家電第一産銷大國的名號。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75萬億元,涌現出卡薩帝、方太、老闆、COLMO等一批深受市場認可的自有高端品牌。

家電行業的“智”造轉型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推動。在此前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在提升産業鏈整體效率方面,一批家電龍頭企業通過內部挖潛,構建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搭建了完善的數字産業化生態。政府將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進行複製推廣,促進跨行業協作共用,促進産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和大企業之間融通發展。同時,強化數字賦能轉型,推動建設一批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優秀場景和5G工廠。

政策支援還在持續加力。今年7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共同發佈《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針對重點行業優結構、擴內需、促消費、穩出口以及推動産業生態協調發展、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等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為促進行業進一步穩增長、推動産業生態協同升級指明瞭方向。

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又在近期聯合印發《電子資訊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將“高端産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作為包括家電産業在內的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目標,並明確支援企業加快産線技術改造升級力度。

中國家電業已經踏上由“製造”到“智造”的升級之路。“這是實現家電強國的必然選擇。”姜風進一步指出,製造升級、效率提升也是中國家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量。智慧製造為中國家電業帶來的不僅是自動化水準的提升,更是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造就的是整個行業製造水準、生産效率的全面提升。推動家電業向智慧製造轉型,對塑造中國家電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意義。(記者 王文博)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數字化賦能 “燈塔工廠”照亮家電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