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陜西省歌舞劇院:在紅色沃土上禮讚新時代

八百里秦川連綿壯闊,十三朝古都文明厚重。文藝工作者們將心頭最樸素的情感凝結,讓陜西地方歌舞煥發文化魅力。10月12日,由陜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與深圳聚橙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民樂映九州,秦韻夢長安》全國巡演剛剛結束,參加巡演的陜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演職人員又投入到排練中。

作為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財政廳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此次巡演在石家莊、鄭州、深圳、西安等17座城市總計演出20場。

此次巡演內容涵蓋各個時期極具代表性的陜西地域特色民族器樂曲,不僅有歷經幾代陜歌人創作首演的經典器樂小品《鴨子拌嘴》《老虎磨牙》《春鶯囀》,也有極富藝術高度和影響力的陜派民族器樂精品《香山射鼓》《遐芳怨》《秦腔牌子曲》《秦風》,更有長安古樂、碗碗腔等改編的經典器樂小合奏《新翻別子》《秦韻》。這些精品力作以獨奏、重奏、打擊樂重奏等形式,展現秦韻、秦風,彰顯了陜西風格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傳統經典名曲讓聽眾在音樂中穿梭千年,在一場場聽覺盛宴中盡覽千年長安的人文盛景。

陜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作為陜西民族音樂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長達8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為陜西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涌現出一大批以陜歌音樂家為主創群體、以西安鼓樂和陜西民間音樂為基調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多年來,民族樂團不斷通過在國內國際的成功演出,將“長安樂派”的精神風貌展示給世人,使其標誌性意義愈加凸顯,風格特徵愈具魅力,社會影響愈加廣泛。

時間倒回1940年,西北文藝工作團(陜西省歌舞劇院的前身)在延安誕生。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團名,並讓人製成牌匾。西北文藝工作團團員深受鼓舞。

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敵後抗日根據地,在鬥爭實踐中創作出《向勞動英雄學習》《擁軍花鼓》《擁軍愛民》《紅軍萬歲》等一大批深受群眾喜愛、貼近老百姓的歌舞劇作品,生動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的生活。那時的西北文藝工作團既是宣傳隊,又是工作隊、戰鬥隊,以文藝演出為武器,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此之後,這支從延安走來的文藝勁旅,高舉延安文藝火炬,一路接力,由小到大,從弱轉強,先後更名為西北人民歌舞劇團、陜西省歌舞劇院。

“一直以來,陜西省歌舞劇院創作和演出的內容都立足本土,傳承民族文化,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歌唱家馮健雪説。陜歌創作和演出了大量反映工農業戰線新人新貌、歌頌革命英雄主義、促進民族團結的舞臺藝術作品,激勵一代代人昂揚鬥志,成為激情歲月的歷史見證。

作為陜西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亮麗名片之一,“倣唐樂舞”久演不衰。1982年10月,陜西省歌舞劇院原古典藝術團編創的《倣唐樂舞》在西安首演,這是我國第一部古典宮廷樂舞。1983年,陜西省歌舞劇院原歌舞團推出《唐·長安樂舞》。兩台完全不同的唐代樂舞演出在院團改革合併的大潮中逐步融合,最終形成了廣為人知的“倣唐樂舞”,並作為中國首個文旅融合的旅遊演藝,在國內外旅遊市場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經過陜歌藝術家群體的悉心研究和再創作,探索斷代失傳的唐代樂舞的藝術作品再現了盛唐氣象。“《倣唐樂舞》首次進京彙報演出時,老一輩革命家親臨觀看,稱讚這個演出排得好,還鼓勵支援我們走出去,自此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約紛至遝來。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援,讓陜歌有了新發展。”馮健雪説。

40年來,“倣唐樂舞”演出4萬餘場,輝煌時期曾在4個劇場同時駐場演出,先後接待過1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要員,出訪60多個國家和地區,觀演總人數超過3000萬人,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2013年,“倣唐樂舞”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不可替代的文化傳承性,成功入選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作為陜西文化演藝的第一方陣,陜歌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為己任,創作出大批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唱響時代主旋律的優秀劇目。古典樂舞《唐樂舞》、舞劇《高粱情》、民族舞詩《信天遊》、樂舞詩《大唐賦》《長安月》、情景交響音樂會《中國魂》、歌舞音畫《金格燦燦彩》、舞劇《絲綢之路》、“大漢三部曲”《張騫》《司馬遷》《大漢蘇武》等幾十部歌劇,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了“文化使節”的獨特作用。

一直以來,陜歌在陜西各類重大文化活動中勇擔重任,發揮窗口和主渠道作用,送戲送藝下鄉,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滿足城鄉人民的文化需求;講好中國故事,當好陜西文化使者,足跡遍及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紮根人民,持續推動精品創作,屢獲國家大獎。

陜歌這支誕生在革命聖地延安、成長于戰火硝煙中的文藝團隊,在中國文藝發展的道路上從未缺席。在新時代,陜歌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一路踏歌而行。(記者 張家禎)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陜西省歌舞劇院:在紅色沃土上禮讚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