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走進“星空下的村落” 看六千年前的先民如何“追星”

千百年來,人類不只關注腳下的土地,也嚮往星辰大海,對浩瀚宇宙、璀璨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經開始“追星”了,他們將日月星辰轉化為星象圖案,描繪在一件件絢麗的彩陶上,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8月8日下午,“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採訪團來到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深入了解大河村先民創造的燦爛遠古文化。

大河村遺址是黃河干流一處距今6800年至35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包含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夏、商文化遺存,見證了其間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全過程。該遺址擁有華夏民族進入文明階段關鍵時期——仰韶文化的完整發展脈絡,是黃河文化最精彩的組成部分,被譽為“仰韶文化的尺規”。

“大河村遺址文化層厚度達到12.5米,文化內涵極其豐富。遺址內發現了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探討當時社會的組織結構以及婚姻、家庭發展狀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據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介紹,在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60多種形態各異的圖案,其中乙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文星象圖案最具特色,這些圖案表現出先民對宇宙、星空的認知和感悟,大河村遺址因此被譽為“星空下的村落”。

在大河村彩陶缽上出現的太陽紋,復原後外圈有12個太陽,內圈有24處連綴成圈的三角形,表明當時觀象授時概念已經萌芽。記錄彗星的彗星紋、反映北斗尾部的星座紋、反映大氣光學現象的日暈紋……幾千年前,大河村先民用彩陶紋飾記錄了滿天星斗。

在仰韶文化中,鳥是太陽的象徵,魚是大地的代表。記者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看到,出土的彩陶缽上腹飾鳥紋,下腹飾魚紋,十分精美。“彩陶缽是對天、地認識的物化反映,説明瞭大河村先民的宇宙觀已經初步形成。”胡繼忠説。

在綿延3300年的時間裏,大河村的先民在這片沃土上認知自然,探索發展。大河村白衣彩陶盆是目前發現的仰韶時期最大的彩陶盆,它的上腹部近口沿處有兩對鑽孔,是先民掌握“鋦”補技術的有力證據。同時,大河村遺址出土的許多小器型陶器(碗、缽等)腹部一圈圈的弦紋證明,當時的陶工已經掌握了快輪拉坯技術,彩陶紋飾繁縟但有序,説明當時可能存在一批專業的陶工。

創新是大河村文化賡續發展的動力。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一方探坑內,5000年前的地基依然可見,保留有完整的平面佈局和1米多高的墻壁。

“大河村遺址的房基代表了仰韶時期建築技術的先進水準,幾千年前的先民已經住上50平方米、帶套間的‘三室一廳’了。”胡繼忠告訴記者,在大河村先民建造的眾多地面式房屋中,始終沿用“木骨整塑”的建築工藝。“以木為骨架,用草拌泥包裹木骨築墻,兩側用細泥抹光,用大火燒後,架上茅草,堪稱當時最豪華的‘三室一廳’就建好了。這種房屋墻體中空,形成夾層,房屋冬暖夏涼。”

不僅如此,這座“豪宅”房屋地坪為多層鋪設,經過火烤,與現代的混凝土如出一轍。房屋內有燒火臺、擋火墻甚至還有門檻,雙聯壺等“高檔藝術品”也收放在內,房屋外有院落,屋內屋外設施一應俱全,既堅固耐用又防潮。

在城墻建設上,仰韶時期中原常以石塊砌築城墻,而南方地區則是用土堆築,大河村遺址的城墻創新性的借鑒了北方地區的砌築法,在缺少石材的情況下,制土成坯,土坯堅固且可塑性強,土坯砌築的城墻擁有北方石墻的堅固性,又提高了建設城墻的效率。

大河星空燦爛,照亮了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2020年,鄭州市啟動建設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包括遺址核心區本體保護展示工程、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及陳展工程、環境整治及園林景觀工程和互動休閒體驗區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前,遺址公園主體建築(仰韶文化博物館)全面建成,遺址公園力爭年底試運作。(記者肖懿木)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走進“星空下的村落” 看六千年前的先民如何“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