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雄縣京簧竹刻:源自清代宮廷的“竹象牙”

58歲的王樂修是雄安新區雄縣張崗鄉張二村人,號雅齋主人。到今年為止,王樂修從事京簧竹刻技藝已經整整四十年了。

在京津冀歷史文化底蘊的滋養下,地處京畿腹地的雄安新區孕育了豐富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京簧竹刻是河北省級非遺,因作品色澤沉穩,古樸光潤,又被譽為“竹象牙”。一個“京”字,鮮明地顯露出這項技藝與北京的深厚淵源。

王樂修向本報記者介紹,京簧竹刻出自清代宮廷,由此得名。這項技藝在乾隆年間最為盛行,清末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一位宮廷藝人流落至雄縣,被村民王慶田收留。為感謝王慶田的幫助,宮廷藝人將身負的竹簧製作技藝傳授給王慶田。於是,這門獨特的技藝便在雄縣紮下了根,傳至王樂修已是第四代。

一件精美的文玩珠寶盒,四週雕著寶相花和壽字紋,頂部是龍鳳呈祥圖案。京簧竹刻的工藝十分複雜,這件不大的珠寶盒,王樂修也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京簧竹刻的材料雖然來自竹子,但又與常見的竹刻竹雕不同。將毛竹、楠竹去皮,刮去竹肉後,留下的一毫米左右厚度的竹內層部分就是竹簧。將竹簧片曬乾、壓平之後,貼在各種形狀的竹木胎上,京簧竹刻的雕刻才開始進行。像這件文玩珠寶盒,是王樂修運用淺浮雕分色技法製作而成的,整體效果具有層次感,格外美觀。

王樂修介紹,竹簧的使用打破了竹子原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可方、可圓、可扁,在精雕細刻之下融入傳統文化的韻味,作品栩栩如生。他時常向客人展示的一盞宮燈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在光影的映襯之下顯得十分雅致,如果不經介紹,很難想像是用竹子做的。王樂修説,竹子“中通外直”,要讓它變得圓潤和彎曲並非易事,而這正是京簧竹刻最令他驕傲的地方。如今,這盞宮燈的姊妹作品已被河北省博物館收藏,作為河北非遺作品的代表進行展示。

從事京簧竹刻四十年,王樂修始終致力於將這項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由於北方的氣候特點,竹簧在存放過程中容易發生開裂、蟲蛀、發黴等問題,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王樂修摸索出了一套解決辦法,為京簧竹刻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奠定了堅實基礎。

“竹如人生,刻刀有命。每一根竹子都為藝術而獻身,不怕開水燙,不懼刀具刮,終將竹簧奉獻給人們。”王樂修説,匠人以刻刀賦予竹簧新的生命,使之經過千雕萬刻成為絕世珍品,“經過數月甚至一年的精雕細刻,京簧竹刻技藝也在其中得到昇華。刀工的修煉亦是人生的沉澱,尊重藝術,就是尊重生命。”

如今,兒子王雷繼承京簧竹刻技藝,成為第五代傳人,王樂修門下拜師學藝的徒弟也有二十多人,他還在保定理工學院設立了工作室。“雕刻藝術無止境,學藝必先學做人。”王樂修要求徒弟在學習雕刻技藝的同時也要學習傳統文化,習練詩詞書畫,注重品德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

王樂修深知,傳統文化在當今的傳承發揚離不開與現代元素的巧妙結合。在近些年的京簧竹刻創作中,他也非常注重創新,例如在作品圖案中融入動漫形象,以京簧竹刻製作或搭配筆筒、溫度計、包裝盒等日常用品。時代在不斷進步和發展,在王樂修看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備受關注的當下,古老的非遺與現代創意元素結合是一條必由之路。

“四十年了,我只做這一件事。讓京簧竹刻發揚光大,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王樂修説。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雄縣京簧竹刻:源自清代宮廷的“竹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