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道經營、噪音擾民?夜市經濟的難題待解
據7月16日《重慶日報》報道,截至目前,重慶已連續3年蟬聯“中國夜經濟十大影響力城市”榜首。重慶的消費,有六成發生在夜間。不過,隨著重慶夜市經濟規模與日俱增,各種夜間消費新業態不斷涌現,一些問題和矛盾,如佔道經營、噪音擾民、污染環境等也亟待得到解決。
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市經濟可以説是城市經濟開放度、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錶。不過,夜市可能帶來的佔道經營、噪音擾民、污染環境等問題,也是不少城市面臨的難題。
形形色色的攤位讓城市的煙火氣更濃,但也一定程度上擠佔了有限的公共空間。在一些城市,有的夜市以公路為擺攤點,不僅讓路變得狹窄,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風險;當商家和消費者各取所需、樂此不疲時,附近的居民或許正飽受噪音帶來的痛苦與傷害……
夜市經濟要想可持續發展,就不能顧此失彼,將部分人的受益建立在其他人權利受損的基礎上。因此,夜市經濟不僅是經濟課題也是治理考題。以噪音擾民為例,攤販商家有多掙錢的想法,附近居民有安寧權的訴求,雙方通常難以通過利益協商實現合作。“既然你不講理,我就更不講理”——當合理訴求得不到尊重和回應,少數居民便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方式,用高音喇叭和攤販商家針尖對麥芒,如此只能兩敗俱傷。
所以,夜市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在不同的利益訴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在“放”與“管”之間找到兩全其美之道。
面對火爆的夜市經濟,有心參與的人或商家也要多一些清醒與審慎,不要趨之若鶩。須知,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夜市經濟看上去很誘人,也隱伏著風險與挑戰。如何在傳統模式基礎上提檔升級,如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以避免同質化競爭,如何擦亮品牌、形成特色,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進而言之,讓夜市經濟成為可持續的熱經濟,構築起的是城市更豐富的夜生活,增強的是公眾的幸福感指數,這也關乎城市面貌的更新、城市品質的提升。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佔道經營、噪音擾民?夜市經濟的難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