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山東濰坊:智慧農機麥田裏大顯身手

麥收季節,在山東省濰坊市的一處麥田裏,40余臺套智慧農機正在大顯身手:從收割、打捆、耕整,到播種、植保,它們“一氣呵成”。記者走近觀察,這些智慧農機的駕駛室裏空無一人,智慧化地按照技術人員的指令做出整套動作……

6月17日,在中國農機推廣“田間日”上出現的上述一幕,顯示了中國農機業的發展方向。本次“田間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共同主辦。

輪胎有一人多高的拖拉機是個“大塊頭”,卻具備了“大智慧”。

“這些無人農場作業演示只需一台手機即可完成。支撐這些場景的,是實時顯示各類作業數據的智慧農場管理平臺,它就像一個智慧的‘大腦’。”濰柴雷沃拖拉機研究院副院長王輝告訴記者,每台無人駕駛農機上都裝有智慧監控、作業品質感測器等設備,能夠整合數據實時回傳平臺,結合區域農藝特點加上大數據分析,農場主可以從中獲得較為科學的農事決策建議。

農業農村部給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73%。從山東到江蘇,從河南到東北,越來越多的無人化、智慧化農機開進了農田,擔當起了大任。

王輝説:“這些農機配置無人駕駛系統後,不僅實現了自動出入庫、智慧規劃路徑、雙機協同、機具自動控制等功能,還通過智慧傳感、遠端通信等技術應用,實現了田間障礙物的自動識別、自動避障,讓傳統的三夏生産充滿科技感。”

“農業機械搶農時、提效率、保品質,在我國糧油作物增産減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認為:“在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種植上,我國已經具備實現耕種管收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的技術條件。”

據了解,今年中國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的主題是“機械化智慧化推動糧油經産能提升”,其中包括糧油作物提單産、擴面積、減損失、防災害等機械化技術。

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糧作機械處副處長王超向記者透露:“我們聯合行業專家、農機企業及農機合作社等進行了初步測算,在玉米、大豆生産中,通過降低種子破損率,穩定播種均勻度和深度,提升播種品質,有關農藝專家預計能夠實現畝均增産10%左右。”

“我們合作社的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9.7%以上、玉米機播率穩定在96.4%以上。僅提升機械化程度,就能讓每畝地增産60多斤。”泓基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昌江是無人農機的受益者。眼下,該合作社的1390余畝麥田正在爭時搶收。

近年來,在糧食增産增收方面,機收減損、間作套種、烘乾處理多種方式正逐步走向成熟,播種作為“耕種管收”全環節中較為薄弱的一環,增産潛力巨大。

正因為此,在現場出現的高端播種機引起關注,其具備的複合作業、精準作業能力,在糧食增産方面大有可為。

據了解,中國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已連續舉辦八年,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北斗導航的智慧農業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我國農業生産。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山東濰坊:智慧農機麥田裏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