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三個年”彰顯“工”力量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啟動
6月2日,由銅川市勞動競賽委員會、銅川市技能大賽組委會主辦,市總工會承辦的“助力三個年、我要當先鋒”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啟動活動在中鐵上海工程局西延鐵路項目工地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趙雅玲講話並宣佈競賽啟動,市政府副市長雷穎主持,省總工會二級巡視員賀英俊、中鐵上海工程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章勝華出席活動。市勞動競賽委員會、市技能大賽組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區縣、産業、園區工會主席,全市31個省、市重點項目承建單位和重點企業的職工代表400余人參加活動。
啟動大會上介紹了2023年銅川市勞動和技能競賽工作方案。本次勞動和技能競賽以 “助力三個年活動”為主旨,突出圍繞六大方向開展:一是圍繞高品質項目建設,聚焦銅川市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開展比工程品質、比安全生産、比項目進度、比科技創新、比科學管理、比文明施工、創精品工程的“六比一創” 示範性勞動競賽,助力重點項目建設安全、優質、高效;二是圍繞招商引資,開展以“招大商、引大項、比貢獻、做先鋒”為主題的招商引資勞動競賽,在全市掀起大招商、大引資、大開工、大建設的熱潮;三是圍繞營商環境突破,在市級和區縣機關窗口單位開展“比能力、比服務、比貢獻、比擔當”主題勞動競賽;在行政執法部門開展“文明執法”主題勞動競賽;在金融、餐飲、旅遊等服務等行業開展“滿意服務”主題競賽等,以優質服務勞動競賽,優化開放創新的軟環境,服務高品質全面轉型發展。四是圍繞清廉銅川建設及幹部能力提升,在全市機關幹部職工中開展“轉作風、提能力、強技能、樹新風”主題勞動競賽,全面鍛造提升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優良作風;五是圍繞鄉村振興,以農業技術比武、技術服務等為重點,組織開展服務“三農”的各類勞動技能競賽,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六是圍繞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和銅川市創建全國金融改革試驗區,組織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舉辦銅川市首屆職工科技節,創建命名銅川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舉辦“反洗錢業務、反假幣業務、國庫業務、徵信服務標準化、光纜線務員” 等五個工種的市級技能比賽,不斷提高廣大職工參與支援銅川創建全國金融改革試驗區和發展創新型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趙雅玲在啟動大會上講話強調:勞動和技能競賽是工會品牌工作,是各級工會組織服務大局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和重要載體,要以本次“助力三個年、我要當先鋒”主題勞動技能競賽為契機,在全市廣大職工中迅速掀起勞動建功、實幹興業的熱潮;要突出重點,發揮重點工程勞動競賽的示範作用和勞模工匠人才的帶動作用,加強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用勞動技能競賽激發職工創造活力;要加強領導,多措並舉,確保勞動技能競賽賽出成果、賽出隊伍、賽出精神取得實效,在助力“三個年”,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銅川實踐中,彰顯工會力量。
啟動大會後,與會領導慰問了中鐵上海工程局西延鐵路項目參建職工,赴新區全民健身館和董家河迴圈經濟産業園玲瓏輪胎項目工地,現場觀摩了全市光纜線務員、中鐵四局六公司工程測量兩個工種的技能比賽。
據悉,近年來,銅川總工會高度重視勞動技能競賽工作,制定印發《銅川市“十四五”勞動和技能競賽方案(2021-2025年)》,每年列出50專項資金獎補勞動和技能競賽,將評選“五一勞動獎、勞動模範、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向勞動技能競賽優勝個人、集體傾斜等。在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帶動下,全市共有40萬人次參加了各種形式的群眾性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和技能競賽,提出合理化建議 86150件,被採納28350條,實現技術革新3250項,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267項,累計創造和節約經濟價值達2.65億元。特別是今年1月份疫情影響解除後,市餐飲協會烹飪技能比賽、市建設集團的建築業職業技能大賽、市公路局的“四比一創”美麗公路創建主題勞動競賽、市果業局果樹修剪技能大賽、旅遊服務行業技能大賽、護理技能競賽、水務技能比賽……從行業到企業,從車間到班組,從室內比拼到室外競技,一場場不同級別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在全市各行各業如火如荼密集“開鑼”,廣大職工投身高品質全面轉型發展主戰場激情澎湃。
總體看,全市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呈現四個特點:一是緊貼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部署。先後策劃開展全市性“抗疫促發展、奪取‘雙勝利’”、“聚焦産業、聚智創新、聚力強市,助力高品質全面轉型發展”、“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等主題勞動競賽。市總工會聯合組織、人社、科技等部門舉辦市級技能大賽7屆次,涉及工種56個;聯合文旅局、商務局等單位廣泛開展旅遊服務行業職工大練兵、大宣傳和技能大競賽活動,舉辦導遊、講解員、酒店、餐廳及客房服務員培訓34場次。二是緊盯全市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主導産業。組織重點行業、企業開展以“八比一創”“五比五賽”等為主要內容的生産進度賽、工程品質賽、節能環保賽、工作效率賽、文明服務賽、創新創效賽200余場次,覆蓋職工2.76萬人次,規模以上企業參與率達90%以上,職工參與面85%以上。三是競賽領域不斷延展。市總工會組織勞動和技能競賽注重從國有企業向非公企業拓展,從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工業園區推進,從傳統産業向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産品等領域延伸,把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的企業職工組織動員起來,包括非公企業職工、靈活就業群體、農民工,讓競賽活動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層面。市軒轅速遞公司操作員李亮亮,就是因為在快遞分揀技能比賽中成績優秀、脫穎而出,獲評銅川市五一勞動獎章。四是始終把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作為競賽的根本任務。通過組織勞動和技能競賽帶動了廣大職工學習業務、提升技能的積極性,推進了職工創新創造。全市職工創新工作室已達32家,帶動培育創新型班組347個、孵化“一線工人創客達人”1100余人,獲各類專利創新成果1236項,先進操作法309項,創新創造成果2300多項,獲評三秦工匠5人、銅川工匠15人,省、市“技術狀元”27名、“技術能手”122名,競賽錘鍊了一支善創新、能擔當的銅川産業工人隊伍,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勞動技能競賽的持續推進,在全市上下推動形成了“條條戰線爭第一,方方面面拔頭籌”的競賽全覆蓋濃厚氛圍,形成了生産型競賽天天有、技能型競賽時時有、安全競賽處處有的勞動技能競賽工作新格局。(陳曉平通訊員 王小建)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