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百億元級私募增至115家 精細化發展成市場共識

隨著經濟復蘇預期增強,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今年以來,不少百億元級私募機構取得不錯成績,管理規模也有所提升。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已有3家證券私募機構進入“百億俱樂部”,且均為量化私募。截至目前,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私募機構達到115家。其中,量化百億元級私募增至31家。

交投活躍度提升助推業績

對於私募規模變化和業績表現,海南世紀前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前沿”)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日均成交量來看,高頻量化的表現比以往好。交投活躍度在行情回暖的帶動下也有加速提升的跡象,各大指數換手水準整體上漲,對量化策略獲取超額收益相對有利。

上述世紀前沿有關人士稱,中小盤股結束了春節後至2月末的強勢表現,市場風格再度轉向大盤股,消費復蘇、TMT、傳統成長(新能源)、商品等都有看多和結構性機會,在行情分散與板塊輪動效應下,量化超額收益率更容易獲取。另外,各指數時序波動水準及個股截面波動水準均有觸底反彈的跡象,目前市場收益分歧度已從低位回升。

上海蒙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璽投資”)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從底層邏輯看,今年量化私募機構取得不錯成績,主要得益於宏觀市場環境對量化策略較為友好,因為選股廣泛、交易活躍的量化策略更偏好成交量高、個股波動較大、中小票交投活躍的市場環境。開年以來A股的震蕩行情為量化投資提供了來源分散且多元、穩定性較好的超額收益率。

“從長遠視角來看,建議投資者更關注量化私募管理人一兩年的長期業績,更關注超額收益率的長期穩健性。”上海黑翼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翼資産”)創始人鄒倚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在産品選擇上,可以多關注指增産品以及全市場量化選股産品。該類産品因為放寬了指數約束,更容易發揮量化模型的超額收益,也更容易發揮量化管理人的超額能力。

精進投研能力更好應對變化

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加劇,不同市值風格的指數表現出現較大差異,導致不同量化指增産品的收益表現出現偏離。

“隨著A股機構化的加深、市場有效性的提升,對各類型市場參與者來説,超額收益率將逐步衰減,這也是整個市場機構化、成熟化的必然過程。”鄒倚天表示,不管是面對短期市場變化,還是中長期趨勢,對於量化私募管理人來説,在投研層面除了要持續迭代策略模型、豐富策略類型外,還需要往精細化方向發展,包括從數據收集、收益預測到演算法交易,每個環節都需要管理人精細化打磨。

“當前私募規模擴張,機構拼的就是在每個細節、每個子策略上誰做得更好一些。”上述世紀前沿有關人士進一步分析稱,首先,各量化私募管理人所做工作相關性可能很高,細節處理會導致策略的穩定性和收益不同。其次,因各管理人策略的相關性越來越高,策略的週期性也會更加明顯。這就更考量策略組合能力,包括如何在子策略上更好地附權重、如何控制風險等。最後,長期超額收益率的下降也意味著對高頻的執行有更高的要求,各機構需要盡可能地節省交易成本、減少市場衝擊。長遠來説,量化管理人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是持續研發能力。

北京信弘天禾資産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總經理章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堅持以人工挖掘高品質因子、神經網路機器學習模型優化投資組合為研究重點,持續優化數據、演算法和技術平臺,以保障高效率和高品質的策略更新,適應更複雜多變的市場。”

為穩定地獲取收益,蒙璽投資將在因子和模型上不斷迭代優化進化。蒙璽投資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一方面,採用更複雜的數據以拓寬資訊來源,從而挖掘不同類型的因子,原有的因子也會不斷更新迭代,並淘汰已失效因子。另一方面,將引入更先進的模型,在訓練的方法上不斷升級優化。同時,公司也緊跟其他領域及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將新的技術匹配到公司應用場景中。”記者昌校宇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百億元級私募增至115家 精細化發展成市場共識)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