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年內已有41隻可轉債上市交易 首日平均漲幅近30%

4月25日,中旗轉債、水羊轉債、曉鳴轉債、超達轉債、道氏轉02等5隻可轉債上市交易。至此,2023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41隻可轉債上市交易。僅4月份就有17隻。

從二級市場新債上市表現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述5隻可轉債上市首日收盤平均漲幅達19.90%。若從今年以來已經上市交易的41隻可轉債表現來看,上市首日收盤平均漲幅為29.32%。其中,上市首日收盤漲幅超過50%的有6隻。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得益於今年權益市場回暖,部分可轉債在發行至上市期間正股表現不錯,導致上市首日可轉債的平價較高,因此上市首日漲幅較好。此外,受今年一季度可轉債市場凈供給偏少影響,4月份以來新券承接資金有力,故可轉債價格定位整體偏高。

談及今年權益市場的回暖,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曹源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權益市場主要受三重因素疊加推動:一是國內經濟回暖態勢明確,流動性保持合理寬鬆,為權益市場回暖提供了較強的基本面支撐和流動性支援;二是美聯儲大幅加息、美歐銀行業衝擊以及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升溫,與中國經濟穩步回暖形成強烈對比,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三是伴隨中國經濟的回暖,疊加去年12月份權益市場的三度“探底”調整,為今年的反彈向上做了一定鋪墊。

從一級市場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以公告日期為準,今年以來截至4月25日,共有41隻可轉債發行,合計發行規模約629.41億元。

在曹源源看來,可轉債發行具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1月份、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可轉債發行一般處於淡季。同時,由於4月末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後可轉債募集説明書等相關文件需相應更新,以及5月份正股權益派發會限制可轉債發行,因此已取得批文的可轉債會集中選擇在3月份發行,所以3月份可轉債發行數量會較多。另外,考慮到4月份下旬可轉債供給會因年報披露臨近而下降,因此4月份可轉債供給會低於3月份,但相較1月份和2月份會有所放量,這符合季節性規律。

明明表示,A股全面註冊制施行後,一方面發行條件相較於以往有所放寬,經濟復蘇背景下主機板和“雙創”上市公司再融資意願也較高。另一方面,審核週期會明顯縮短,因此可轉債擴容節奏也將受益提升。從發行量來看,截至一季度末可轉債總發行規模約430億元,二季度目前已發行約200億元。預計二季度可轉債發行數量相較于一季度會有所增加,發行總規模相較于一季度大致持平。

曹源源則持樂觀態度。曹源源預計,全面註冊制下,二季度可轉債發行量和發行規模有望較一季度實現明顯增長,主要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二季度宏觀經濟進一步修復有望提振實體經濟信心,提振企業投資意願和融資需求;二是註冊制對可轉債審核流程和效率的優化,以及對可轉債發行意願的提振作用,有望在二季度得到進一步體現。記者杜雨萌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年內已有41隻可轉債上市交易 首日平均漲幅近30%)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