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免費贈險套路深 “魔方業務”被盯上了

以免費贈險或以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保險等方式獲客的保險機構享受到了監管送來的“特別待遇”。4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獲悉,深圳銀保監局近日發佈的《關於健康險業務開展情況的調研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深圳銀保監局非現場監管中發現,轄內部分機構開展健康險業務時通過上述方式吸引客源,進而引導客戶“升級”投保常規百萬醫療險(行業內通稱“魔方業務”等)。對此,深圳銀保監局要求已開展類似業務的公司提供材料。

限期交材料

“近期,深圳銀保監局非現場監管中發現,轄內部分機構開展健康險業務時通過免費贈險或以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保險等方式吸引客源,進而引導客戶‘升級’投保常規百萬醫療險(行業內通稱‘魔方業務’等)。”《通知》如是指出。

從需要提供的“海量”材料來看,包括但不限于保費收入、費率、保險條款、退保率在內的多個維度。

具體而言,《通知》中指出需要提交的材料其中包括,今年一季度以來,該類業務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實收保費收入、賠付率、綜合費用率、綜合成本率,該類業務在公司健康險業務佔比,2023年計劃發展規模等。也包括“升級”投保後的健康險業務其退保(退保率)、公司投訴、監管投訴/舉報情況與公司常規健康險業務進行對比分析。

“退保率、投訴率等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推該業務在銷售過程中是否規範,彌補網際網路人身保險銷售回溯的不足,為監管部門完善健康保險監管政策和細節設計提供參考。”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佔軍如是分析。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保險公司會與保險仲介機構開展合作,一般而言,贈險界面為保險公司第三方合作機構開發的産品推廣頁面。因此,在提交與合作機構相關的材料層面,《通知》明確,需列明業務合作的仲介機構(經紀、技術服務等)及基本合作情況,提供合作協議。

此外,《通知》不僅要求提交説明業務“升級”後保單訂立方式(批改或新簽訂),前後兩款健康險是否使用同款保險産品等資訊,值得注意的是,線上投保全流程記錄也在提交材料的名單中。包括截圖或錄屏等方式提供完整投保流程(從贈險/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的業務到“升級”投保的全流程),重點展示轉化客戶“升級”投保健康險的重要資訊告知等環節。

“這很有必要。”對於提交投保全過程的材料,宋佔軍表示,從現有産品到特定産品的升級,是否符合保險監管規定,不僅應看表面的字號或頁面大小,更應關注跳轉頁面的連續性、要求投保人閱讀頁面或研讀條款的安排等。

深圳銀保監局還給出了提交材料的倒計時。《通知》顯示,已開展類似“魔方業務”的轄內公司于5月6日下班前通過監管事項跟蹤反饋系統反饋。公司應如實提供相關材料,真實反映業務經營情況,對漏報、瞞報的將嚴肅處理。

潘多拉的魔盒

近日有消費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通過一個贈險連結雖然領到了贈送的保險,但同時也將“搭”進去上百元。

記者實測,免費贈險卻要“倒搭錢”的背後或是中了“魔方業務”的圈套。記者打開上述贈險連結後,填寫消費者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資訊後,就能點擊“免費領取”選項。雖然一點也不繁瑣便能領取到免費贈險,然而,上述贈送的重疾險領取成功界面顯示時間極其短暫,便彈出新的百萬醫療險投保界面,該界面顯示為每月保費幾元或幾毛錢。稍不注意,消費者便會誤以為免費贈險需要花錢。

與此同時,如果沒有意識到領取贈險成功,繼續花點“小錢”投保每月保費幾元或幾毛錢的百萬醫療險後,還會遇到保障升級界面,消費者選擇升級雖然當時無須花錢,而後續卻會每月扣款數十元,整體要交的保費也達到了上百元之多……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上述整個投保過程涉及贈險、1元保或幾毛錢獲取保障、升級保障三個方案,儘管在銷售頁面進行了較為明顯的提示,但在短暫的投保過程中向消費者漸進提供三個保險方案,實際上對於普通保險消費者來説是不公平的,也是難以充分認識三個保險方案差異的。

此外,《通知》旨在對“魔方業務”進行掌控。對於深圳此次要求開展“魔方業務”的保險公司提交相關材料,在李文中看來,這釋放了一個信號,監管將要進一步加強對該業務的監管,相關保險公司的推廣行為也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為何鋌而走險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及黑貓投訴在內的社交平臺發現,當前有不少消費者對“贈險誘惑”中招。

保險機構緣何熱衷“魔方業務”這一打法?“通過短期健康險做‘鉤子’的原因是産品成本低、週期短,獲客成本好控制。”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對記者分析指出,免費贈險就像“首月0元”投保的升級版,核心目的不是為了銷售這一單保險,贈送短期健康險其實是為了和客戶建立聯繫,屬於“鉤子産品”,下一步有利於繼續拓展其他長險。

對於“魔方業務”玩過頭可能會産生的問題,李文中分析表示,這樣的業務推廣方式不利於樹立保險行業良好形象,也與保險業高品質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

一直以來,贈險猶如一把雙刃劍。其一是險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或者在節假日期間抓住行銷流量密碼,推出實打實的贈險福利。而贈險的另一面,便是保險機構“強行贈送”,保險機構的贈險套路頻被曝光。

“健康險更應該是向事先確定的身體健康的消費者贈送,隨機向不特定者贈送是不妥當的。”對於保險機構贈送健康險,李文中表示,健康保險因為需要有嚴格的核保,很多人健康狀況可能難以符合承保條件,即便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約定高免賠的方式來控制承保風險,但是也很容易帶來雙方的理賠糾紛,特別是保險公司在推送贈送資訊時只強調保額,而淡化或隱藏免賠本身也是一種“欺騙”。

而在《通知》發佈後,監管是否會對贈險行為一刀切,採取禁止贈險等措施,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並不會,因為贈險行為單看不是壞事,“壞”的是通過贈險配套的不合規投放損害消費者權益。監管的舉措當前更細,更有執行力,通過對保險機構業務的穿透,未來的做法可能會找到整個業務鏈條中不合規的環節進行處罰和禁止,對合規環節還是開綠燈。

宋佔軍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期待各監管部門及時關注這一領域,依規處罰保險機構和保險仲介平臺,規範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免費贈險套路深 “魔方業務”被盯上了)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