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水網建設綜合效應加快顯現

人勤春早,工程提速。西藏旁多引水工程開工、河南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開工、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開工……從西部高原到東南沿海,一個個水利工程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國家水網建設加速推進。

“今年一季度,全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1項,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898億元,落實水利建設投資4071億元。”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表示,今年以來,水利系統上下聯動,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投資持續發力,國家水網建設加快推進,綜合效益不斷顯現,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重大工程建設提速

作為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2022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從西江幹流取水,通過泵站加壓提水,穿過雲開大山,連通10座水庫,調水至雷州半島。該工程輸水線路總長490.33公里,總投資614.56億元。工程建成後,將從根本上解決粵西地區特別是雷州半島水資源短缺問題,惠及1800萬群眾。

全國各地有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刷新“進度條”。在福建,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步設計已通過批復,標誌著工程前期工作順利完成,即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在山東,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施工第二、三、四、六標段近日同步開工建設,標誌著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東段)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開工的11項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規模達476億元,較去年同期多6項,新增投資規模252億元。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透露,新開工的重大水利工程由三大類構成,包括3項水資源配置工程、5項流域防洪工程和3項灌區工程。

比如,福建省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是東南水網的重要項目,將為晉江、金門等地構建“雙水源、雙線路、多調節”的供水保障體系,大幅提升金門供水的水源保障水準;在流域防洪工程方面,河南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實施後,將改變淮河流域低窪地區澇災嚴重局面,改善治理區800多萬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提升1000多萬畝耕地防洪排澇能力。

在推動各類項目加速建設的過程中,保障工程品質至關重要。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告訴記者,保障工程品質是水利建設永恒的主題和核心,水利部歷來高度重視工程品質管理,在推動工程建設過程中,始終把握品質管理這個“棋眼”,壓實水利工程建設品質責任,加強品質全生命週期管理。

“當前,經濟恢復正處於關鍵期,根據前期工作進展,二季度將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張祥偉舉例説,如雄安幹渠供水工程、雲南桃源水庫、湖北太湖港灌區新建擴建、安徽沿淮行蓄洪區其他洼地治理、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等重大水利工程,努力保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進度。

春灌用水有保障

春灌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奪取夏糧豐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國已有2800多處大中型灌區開展春灌,累計供水15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超過1.5億畝,今年春灌的進度已經超過四成。

“春灌對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長和越冬作物的及時返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夏糧豐收的重要保障。”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事件呈多發強發態勢。對此,水利部提前謀劃、週密部署,充分估計並瞄準今年春灌用水的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春耕生産用水。

一方面,通過聯網、補網、強鏈,充分挖掘現有工程調蓄能力和供水能力,盡最大可能增加灌溉可供水量。比如,長江流域灌區結合去年抗旱保供水和復盤檢視情況,在做好常規水源保障工作的同時,提前開展抗旱機井維護管理,並努力開闢新的抗旱水源。

另一方面,指導地方根據作物種植結構及需水要求,科學制定灌區灌溉計劃。強化降水、來水、蓄水、供水等資訊監測,優化灌溉供用水調度,科學合理配水、精打細算用水。指導灌區加強資訊化建設,通過精細化調度進一步減少管理上的“跑、冒、滴、漏”。同時,嚴格落實大中型灌區取水許可制度,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和灌溉用水定額管理。比如,山西、陜西等省份引黃灌區通過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戶節水意識明顯增強。部分農戶自發在田間建起小型沉沙池,採用滴灌、微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方式,推動了農業用水方式向集約節約利用轉變。

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陳明忠説,今年將再謀劃開工一批新建大型灌區,加快已經開工的江西梅江、安徽懷洪新河等新建灌區建設進度,實施500處以上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進一步完善灌排工程體系。截至目前,120余處灌區建設改造項目已經開工,今年新開工雲南騰衝、四川向家壩一期二步、廣西下六甲3處大型灌區,建成後將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60多萬畝。

“今年要聚焦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總要求,依據在建或規劃的重大水利工程,有效結合國家水網和省級水網建設,加強頂層設計,謀劃擴大耕地灌溉面積,不斷夯實農業生産水利保障,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陳明忠説。

農村供水能力提升

從“天天看烏江,年年缺水用”到如今24小時自來水供應不間斷,重慶市武隆區鳳山街道廣坪村的村民們不再“滴水難求”。

自水利部在武隆投資建設的河心水庫投入蓄水試運作後,河心水庫的正常蓄水位可達1292.5米,平均可供水量76萬立方米,保障包括廣坪村在內的多個村莊百姓、農田用水問題。之後,河心水廠加快升級改造,新增了智慧水質採樣分析系統、智慧化控制系統和數字監控平臺,成為武隆區第一個實現全智慧化運作的農村水廠。

農村供水保障事關億萬農村群眾福祉。數據顯示,2022年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人口比例雙雙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截至4月10日,全國已落實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543億元,開工工程4765處,實現了良好開局。

陳明忠表示,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接下來一方面要兜住兜牢底線,鞏固拓展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續對脫貧地區、供水條件薄弱地區農村供水工程運作和脫貧人口飲水狀況進行監測,健全農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另一方面要創新投融資機制,利用多個渠道,加快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到今年年底,將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88%,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提高到57%。

在保障農村群眾“喝得到水”的同時,也要做到“喝到好水”。今年4月1日,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正式實施,內容涵蓋了飲用水供水全過程,對水源、制水、輸水、儲水和末梢水均提出了控制性要求,進一步加強了從源頭到龍頭的供水全流程管控。

陳明忠表示,下一步,將以開展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對標新實施的標準,加強水源保護,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加快推進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到2023年底,推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設備配置率達到75%。

王道席表示,水利部將加快推進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國家水網、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智慧水利等“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設,紮實推動新階段水利高品質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記者 吉蕾蕾 紀文慧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水網建設綜合效應加快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