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資訊

順應機構化大趨勢 券商拆解“靠天吃飯”藩籬

從券商2022年年報中可以觀察到,機構投資者規模及佔比近年來持續提升,資本市場機構化趨勢明顯。根據中證協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證券公司代理客戶證券交易額733.25萬億元,其中,代理機構客戶證券交易額佔比為31.81%。

“對機構客戶的爭奪,已經成為券商行業競爭的關鍵點。”業內人士分析,機構客戶資産相對穩定且持續,有望減少券商盈利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與此同時,機構客戶的需求是個性化、多樣化的,當然也對券商提出了更高的綜合性要求。

年報顯示,不少頭部券商的機構客戶股基交易量穩步增長,機構客戶數量同比小幅增加。國泰君安機構客戶股基交易量9.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8%,PB(主經紀商)交易系統客戶資産規模4749.8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銀河證券機構客戶數2.86萬戶,較2021年末增加5.62%,PB交易系統2022年度股票基金交易量2.82萬億元,同比增長6.51%。

海通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PB業務是券商為機構或高凈值客戶提供的託管清算、後臺運營等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相較于零售業務的佣金進一步觸底以及利潤率大幅壓縮,PB業務帶來的兩融息差、交易佣金、清算託管等收入更為可觀,有利於改變券商“靠天吃飯”的現狀。

此外,在託管外包業務方面,2022年券商託管業務規模普遍實現增長,頭部券商佔據優勢地位。其中,招商證券保持行業領先,2022年公司私募基金産品託管數量6485隻,市場份額達22.32%,連續9年保持行業第一;年末託管外包各類産品數量41200隻,同比增長16.50%。國泰君安證券託管公募、私募産品共19002隻、較上年末增長21.90%,託管外包規模2866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0%,託管私募基金數量達5172隻排在行業第二;中信證券、華泰證券、興業證券、國信證券等私募基金産品託管數量緊隨其後。

展望2023年,各家券商將在機構業務上不斷鞏固“護城河”。華泰證券表示,機構服務業務是驅動公司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域。2023 年將繼續分類聚焦重點客群的金融服務需求,持續推進體系化的服務模式,不斷增強業務協同機制,實施客戶價值綜合運營,打造平臺化、産品化及生態化的機構客戶服務新模式,實現與客戶交互賦能、共同成長。

申萬宏源在年報中表示,將順應市場機構化趨勢,著力發揮平臺驅動作用,利用全牌照優勢,加大佈局投入,深入研究客戶需求,提升機構業務專業化、智慧化服務水準,進一步開拓新的客戶市場,擴大客戶覆蓋率,推進機構業務高效高質發展,努力構建更有競爭力的機構生態圈。記者 孫越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順應機構化大趨勢 券商拆解“靠天吃飯”藩籬)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