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聰明車”駛上“智慧路”(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建設智慧的路、構建強大的雲、打通資訊的網、提供精準的圖、行駛聰明的車。近年來,重慶依託原有的汽車産業優勢,佈局車聯網新賽道,推出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規模化、多場景示範應用。

只有乘客、沒有司機的乘車旅程

APP一鍵叫車、手機確認、後排落座、繫上安全帶、點擊開始行程,從始發點到目的地,一路上,主駕駛空無一人,方向盤卻自主轉動。車輛不僅能自動識別紅綠燈,對障礙物進行避讓,車速也很平穩。這套只有乘客、沒有司機的乘車流程,對於在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産業園上班的周豐雪來説,已經很是熟練。

“還有100米前方即將紅燈……”伴隨螢幕提示,車輛減速,周豐雪乘坐的這輛“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車在信號燈前穩穩停住,時間剛剛好。在肉眼可見信號燈之前就可準確接收資訊並給出判斷,乘車體驗科技感十足。

汽車是怎麼“看”到信號燈的?原來,路口建設有車路協調系統,實時為車輛傳遞整體路網情況,不僅有前方信號燈的變化,還能提供是否有堵車等資訊,讓無人駕駛汽車更加“耳聰目明”。

在重慶兩江新區,能夠無人駕駛的不僅是小客車,自動駕駛的貨運系統也已經成熟應用。在重慶飛力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內,一輛外形與普通貨車無異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準備啟動,不同的是,這輛貨車的主駕駛位上並沒有駕駛員。在5G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加持下,隨著交通信號燈變綠,它緩緩起步,駛向1.5公里外的目的地。

實現區域內自動駕駛車輛常態化運營

近年來,重慶依託原有的汽車産業優勢,佈局車聯網新賽道,為汽車和道路裝上“大腦”。汽車和路網如何做到協同?車聯網的背後,有哪些新科技?

自動駕駛貨車所行駛的這條“飛力達—旭碩科技”自動駕駛示範路線,位於兩江協同創新區,由重慶電信、重慶郵電大學、慶鈴汽車和飛力達公司共同研發而成,能基於釐米級高精地圖,通過人工智慧控制演算法完成園區內部複雜環境下的物流任務。

現在,飛力達公司與旭碩科技之間基本上實現“倉儲、運輸、交付”全流程智慧化、無人化、一體化,實現自動駕駛物流運輸車從倉庫至製造工廠端到端“L4+I4”級別自動駕駛運輸應用場景,降低該環節直接人工成本25%,優化出貨效率15%,降低故障率20%。

永川區則通過著力實施單車智慧和車路協同兩條技術路線快速融合,加強車路雲協同技術發展。圍繞打造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和示範運營基地,永川區持續對路口進行智慧化改造,部署V2X車路協同系統,應用路測感知、邊緣計算和車路通信技術,車路協同環境逐漸完善。2020年以來,永川區改造智慧路口超110個、智慧化升級1800個路側停車泊位。

“自2022年永川區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運營以來,目前我們共擁有近60輛自動駕駛常態化運營車輛,城區內全無人站點達130個以上,覆蓋城區32平方公里。”百度智慧駕駛運營部重慶城市經理阮廷川介紹,以“蘿蔔快跑”為代表的車聯網佈局正逐步向老城複雜城區道路滲透。

建設智慧的路,構建強大的雲,行駛聰明的車

據兩江協同創新區車聯網項目負責人杜志紅介紹,目前,兩江協同創新區對總里程約55公里的道路進行了智慧化升級,實現了主動式公交優先、交叉碰撞預警等三大類32小類車聯網場景,涉及自動駕駛公交、智慧網聯微迴圈小巴等共計12種類型車輛。在自動駕駛公交車上,駕駛室旁的疲勞監測系統可以精準智慧識別駕駛員行為狀態,一旦司機出現異常行為立即預警;“綠波通行”提前告知下一個紅綠燈倒計時並給出“建議車速”,司機可基於此參考資訊加速或減速通過,實現一路暢通……目前,兩江新區共有11輛自動駕駛公交車,累計運作里程達到9.7萬公里。

此外,為了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永川區還整合接入交巡警、交通運管、市政等多個系統數據,構建形成永川智慧交通大腦,推出信號燈智慧配時、城市綠波等應用服務,城區交通擁堵程度下降11.3%。與2020年相比,永川智慧交通系統覆蓋範圍內主要道路高峰時段擁堵里程下降36%,全區行程時間縮短5%—25%,平均車速提升5—10公里每小時,違法識別準確率提升60%,車位利用率提高22%。

去年9月,重慶出臺《重慶市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將打造以基礎平臺支撐産業發展的高品質樣板,在全國率先開展規模化、多場景示範應用,基於車路雲一體化的感知、決策、控制等服務在示範區域實現全覆蓋。同時,有條件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量産和規模化應用,形成滿足高度自動駕駛要求的智慧網聯技術體系,關鍵技術領域的本地支撐能力超過80%,在國內率先建成適配更多車企和通信設備企業産品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C—V2X)網路。

目前,在重慶,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已經通過建設智慧的路、構建強大的雲、打通資訊的網、提供精準的圖、行駛聰明的車,全面實現了重慶車聯網先導區智慧網聯規模化示範應用。2020年8月至今,累計建設504個路口,覆蓋兩江新區面積300平方公里,道路里程達329公里。記者 常碧羅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聰明車”駛上“智慧路”(大數據觀察))